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选题依据 | 第9-10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1.3 国内外现状 | 第11-13页 |
1.4 研究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1.5 本文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第二章 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技术发展 | 第16-28页 |
2.1 电动汽车电池的发展 | 第16-19页 |
2.2 锂离子电池 | 第19-26页 |
2.2.1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与应用 | 第19-20页 |
2.2.2 锂离子电池的分类 | 第20页 |
2.2.3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 | 第20-21页 |
2.2.4 锂离子电池结构及其性质 | 第21-25页 |
2.2.5 电动汽车锂离子动力电池产业的发展 | 第25-26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第三章 石墨烯负极电池材料的制备及其改性研究 | 第28-36页 |
3.1 石墨烯电池材料制备 | 第29-33页 |
3.2 石墨烯负极电池材料的改性研究 | 第33-35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 电池管理控制系统设计与模拟 | 第36-46页 |
4.1 电池管理控制系统 | 第36-43页 |
4.1.1 半导体和液体的联合控温模型分析与结构优化 | 第38-40页 |
4.1.2 热交换器结构设计与优化 | 第40-42页 |
4.1.3 改进的冷却结构的冷却效果 | 第42-43页 |
4.2 动力控制系统 | 第43页 |
4.3 整车控制系统 | 第43-44页 |
4.4 先进控制系统对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的影响 | 第44-4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五章 基于纯电动汽车电池技术的续航里程提高方案 | 第46-56页 |
5.1 不同种类电池技术 | 第46-49页 |
5.1.1 飞轮电池技术 | 第46-47页 |
5.1.2 超级电容技术 | 第47-48页 |
5.1.3 燃料电池技术 | 第48-49页 |
5.1.4 多种电池技术对续航里程的影响 | 第49页 |
5.2 能量回收技术的应用 | 第49-50页 |
5.3 提高纯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的整体方案 | 第50-52页 |
5.4 提高纯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的细化方案 | 第52-55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六章 论文总结与展望 | 第56-58页 |
6.1 论文的主要结论 | 第56-57页 |
6.2 问题与展望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攻读工程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