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3-17页 |
1.1 前言 | 第13-14页 |
1.2 光催化的过程原理和改进手段 | 第14-15页 |
1.2.1 光催化反应的基本过程 | 第14页 |
1.2.2 液相光催化机理 | 第14-15页 |
1.2.3 光催化材料活性的提高 | 第15页 |
1.3 光催化材料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第2章 光子晶体 | 第17-20页 |
2.1 光子晶体的特征 | 第17页 |
2.2 光子晶体的分类 | 第17-18页 |
2.3 三维光子晶体及其应用 | 第18-20页 |
2.3.1 反蛋白石光子晶体 | 第18-19页 |
2.3.2 三维光子晶体的应用 | 第19-20页 |
2.3.2.1 光子晶体在光纤上的应用 | 第19页 |
2.3.2.2 光子晶体在光催化上的应用 | 第19-20页 |
第3章 光子晶体的制备 | 第20-26页 |
3.1 聚苯乙烯微球的制备 | 第20-21页 |
3.1.1 实验过程 | 第20页 |
3.1.2 聚苯乙烯微球溶液的后期处理 | 第20-21页 |
3.2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球的制备 | 第21-22页 |
3.3 三维光子晶体的制备 | 第22-24页 |
3.3.1 基底清洗处理 | 第22页 |
3.3.2 聚苯乙烯三维光子晶体的制备 | 第22-24页 |
3.3.3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光子晶体的制备 | 第2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4-26页 |
第4章 碳量子点复合的Bi_2WO_6:Yb~(3+),Er~(3+)纳米粉的制备及表征测试 | 第26-39页 |
4.1 Bi_2WO_6的特性 | 第26-27页 |
4.2 碳量子点 | 第27-29页 |
4.2.1 碳量子点的概念及特性 | 第27页 |
4.2.2 碳量子点的制备 | 第27页 |
4.2.3 碳量子点样品及XRD表征展示 | 第27-29页 |
4.3 稀土元素 | 第29-30页 |
4.4 碳量子点复合的Bi_2WO_6:Yb~(3+),Er~(3+)纳米粉的制备 | 第30-34页 |
4.4.1 水热法制备Bi_2WO_6:Yb~(3+),Er~(3+)纳米粉 | 第30-32页 |
4.4.2 碳量子点复合的Bi_2WO_6:Yb~(3+),Er~(3+)纳米粉的制备 | 第32页 |
4.4.3 溶胶—凝胶法制备Bi_2WO_6:Yb~(3+),Er~(3+)纳米粉 | 第32-34页 |
4.5 碳量子点复合的Bi_2WO_6:Yb~(3+),Er~(3+)纳米粉的表征测试 | 第34-38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5章 碳量子点复合的Bi_2WO_6:Yb~(3+),Er~(3+)的光催化性能 | 第39-47页 |
5.1 样品的光催化性能测试 | 第39-40页 |
5.2 样品的光催化性能测试实验结果展示 | 第40-42页 |
5.3 在980nm下的样品的光催化性能测试 | 第42-43页 |
5.4 光催化性能测试实验结果展示 | 第43-44页 |
5.5 影响光催化剂催化效率的因素分析 | 第44-47页 |
第6章 钨酸铋碳三氮四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的研究 | 第47-55页 |
6.1 半导体复合物的选择 | 第47页 |
6.2 异质结光催化剂样品的制备 | 第47-48页 |
6.3 异质结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效率测试 | 第48页 |
6.4 性能表征及结果 | 第48-54页 |
6.4.1 样品的组分及形貌分析 | 第48-52页 |
6.4.2 光催化性能测试结果与讨论 | 第52-54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7章 结论与进一步工作 | 第55-57页 |
7.1 结论 | 第55页 |
7.2 进一步工作方向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