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3-4页 |
摘要 | 第4-8页 |
Abstract | 第8-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21-41页 |
1.1 引言 | 第21页 |
1.2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 | 第21-24页 |
1.2.1 锂离子电池概述 | 第21-22页 |
1.2.2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介绍 | 第22页 |
1.2.3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究进展 | 第22-24页 |
1.3 石墨烯的研究进展 | 第24-37页 |
1.3.1 三维石墨烯气的制备 | 第25-30页 |
1.3.2 金属氧化物/石墨烯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30-32页 |
1.3.3 混合金属氧化物/石墨烯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32-33页 |
1.3.4 金属氧化物/三维石墨烯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33-37页 |
1.4 新型钠离子电池 | 第37-39页 |
1.4.1 钠离子电池的意义 | 第37-38页 |
1.4.2 钠离子电池的研究现状 | 第38-39页 |
1.5 论文选题依据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39-41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及测试方法 | 第41-47页 |
2.1 实验材料及仪器设备 | 第41-43页 |
2.1.1 实验材料 | 第41-42页 |
2.1.2 实验仪器 | 第42-43页 |
2.2 材料物理性能表征 | 第43-44页 |
2.2.1 热重分析(TGA) | 第43页 |
2.2.2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第43页 |
2.2.3 拉曼分析测试(Raman) | 第43页 |
2.2.4 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FESEM、EDS) | 第43页 |
2.2.5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HETEM) | 第43-44页 |
2.3 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44-47页 |
2.3.1 电极极片的制备 | 第44-45页 |
2.3.2 电池组装 | 第45页 |
2.3.3 充放电性能测试 | 第45页 |
2.3.4 循环伏安测试(CV) | 第45-46页 |
2.3.5 电化学交流阻抗(EIS) | 第46-47页 |
第三章 铁基氧化物/三维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储锂性能研究 | 第47-67页 |
3.1 引言 | 第47-48页 |
3.2 ZnFe_2O_4/三维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测试 | 第48-58页 |
3.2.1 水热法制备ZnFe_2O_4/三维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 | 第48-49页 |
3.2.2 ZnFe_2O_4/三维石墨烯复合材料的物相表征 | 第49-54页 |
3.2.3 ZnFe_2O_4/三维石墨烯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 第54-58页 |
3.3 Fe_3O_4/三维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测试 | 第58-66页 |
3.3.1 Fe_3O_4/三维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 | 第58-59页 |
3.3.2 Fe_3O_4/三维石墨烯复合材料的物相表征 | 第59-61页 |
3.3.3 Fe_3O_4/三维石墨烯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 第61-66页 |
3.4 本章结论 | 第66-67页 |
第四章零维金属氧化物/三维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67-99页 |
4.1 引言 | 第67-68页 |
4.2 金属氧化物量子点/三维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 | 第68-70页 |
4.3 Fe_3O_4 QDS/三维石墨烯复合材料的表征和电化学性能 | 第70-80页 |
4.3.1 Fe_3O_4 QDs/三维石墨烯复合材料的物相表征 | 第70-76页 |
4.3.2 Fe_3O_4 QDs/三维石墨烯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 第76-80页 |
4.4 SnO_2 QDs/三维石墨烯复合材料的表征和电化学性能 | 第80-89页 |
4.4.1 SnO_2 QDs/三维石墨烯复合材料的物相表征 | 第80-85页 |
4.4.2 SnO_2 QDs/三维石墨烯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 第85-88页 |
4.4.3 性能改进原因分析 | 第88-89页 |
4.5 CoO QDS/掺氮三维石墨烯复合材料的表征和电化学性能 | 第89-97页 |
4.5.1 CoO QDs/掺氮三维石墨烯复合材料的物相表征 | 第89-93页 |
4.5.2 CoO QDs/掺氮三维石墨烯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 第93-97页 |
4.6 本章结论 | 第97-99页 |
第五章 1维金属氧化物/三维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99-121页 |
5.1 引言 | 第99-100页 |
5.2 Fe_3O_4纳米线/三维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测试 | 第100-107页 |
5.2.1 Fe_3O_4纳米线/三维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 | 第100-101页 |
5.2.2 Fe_3O_4纳米线/三维石墨烯复合材料的物相表征 | 第101-104页 |
5.2.3 Fe_3O_4纳米线/三维石墨烯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 第104-107页 |
5.3 二氧化锡短棒/三维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测试 | 第107-120页 |
5.3.1 二氧化锡短棒/三维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 | 第107-108页 |
5.3.2 二氧化锡短棒/三维石墨烯复合材料的物相表征 | 第108-114页 |
5.3.3 二氧化锡短棒/三维石墨烯复合材料的锂电性能 | 第114-117页 |
5.3.4 二氧化锡短棒/三维石墨烯复合材料的钠电性能 | 第117-120页 |
5.4 本章结论 | 第120-121页 |
第六章 二维金属氧(硫)化物/三维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121-137页 |
6.1 引言 | 第121-122页 |
6.2 花状Fe_3O_4/三维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测试 | 第122-128页 |
6.2.1 花状Fe-3O_4/三维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 | 第122-123页 |
6.2.2 花状Fe_3O_4/三维石墨烯复合材料的物相表征 | 第123-125页 |
6.2.3 花状Fe_3O_4/三维石墨烯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 第125-128页 |
6.3 花状MOS_2/三维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测试 | 第128-136页 |
6.3.1 花状MoS_2/三维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 | 第129-130页 |
6.3.2 花状MoS_2/三维石墨烯复合材料的物相表征 | 第130-134页 |
6.3.3 花状MoS_2/三维石墨烯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 第134-136页 |
6.4 本章结论 | 第136-137页 |
第七章 全文结论及展望 | 第137-141页 |
7.1 主要结论 | 第137-138页 |
7.2 主要创新点 | 第138-139页 |
7.3 研究展望 | 第139-141页 |
参考文献 | 第141-149页 |
致谢 | 第149-151页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51-153页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第153-155页 |
附件 | 第155-1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