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工业4.0视角下国际技术溢出对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影响评价研究

致谢第7-8页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22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6-18页
        1.1.1 研究背景第16-18页
        1.1.2 研究意义第18页
    1.2 研究思路及框架第18-19页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9-20页
        1.3.1 研究内容第19-20页
        1.3.2 研究方法第20页
    1.4 论文可能创新点第20-22页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第22-31页
    2.1 理论基础第22-26页
        2.1.1 工业4.0概述第22-24页
        2.1.2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理论第24-26页
        2.1.3 技术溢出理论第26页
    2.2 文献综述第26-31页
        2.2.1 技术溢出研究第26-29页
        2.2.2 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第29-30页
        2.2.3 技术溢出与产业转型升级关系研究第30-31页
第三章 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及国际技术溢出效应分析第31-57页
    3.1 我国装备制造业总体状况第31-41页
        3.1.1 产业规模状况第31-33页
        3.1.2 产业结构状况第33-35页
        3.1.3 外资外贸状况第35-37页
        3.1.4 自主创新现状第37-40页
        3.1.5 产业发展趋势第40-41页
    3.2 工业4.0视角下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及内涵第41-44页
    3.3 国际技术溢出现状及效应机制第44-54页
        3.3.1 进口贸易渠道的技术溢出现状及效应机制第44-48页
        3.3.2 FDI渠道的技术溢出现状及效应机制第48-54页
    3.4 工业4.0视角下国际技术溢出对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影响的机理分析第54-57页
第四章 工业4.0视角下国际技术溢出对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影响的模型构建第57-66页
    4.1 工业4.0视角下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指标体系构建第57-59页
    4.2 基于结构熵权法和改进CRITIC的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评价模型构建第59-61页
        4.2.1 结构熵权法第59-60页
        4.2.2 改进的CRITIC法第60-61页
        4.2.3 构建集成权重第61页
    4.3 基于L-P方法的国际技术溢出水平测度模型第61-63页
        4.3.1 进口贸易渠道技术溢出第61-62页
        4.3.2 FDI渠道技术溢出第62页
        4.3.3 研发资本存量计算第62-63页
    4.4 面板模型构建第63-66页
        4.4.1 变量选取及度量第63-64页
        4.4.2 面板模型构建第64-66页
第五章 工业4.0视角下国际技术溢出对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影响的实证研究第66-95页
    5.1 数据来源第66页
    5.2 长三角地区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第66-68页
        5.2.1 产业规模现状第66-67页
        5.2.2 产业结构现状第67-68页
        5.2.3 自主研发能力第68页
    5.3 工业4.0视角下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水平的测度第68-82页
        5.3.1 权重确定第68-73页
        5.3.2 结果及分析第73-82页
    5.4 基于L-P方法的长三角地区国际技术溢出水平的测度第82-86页
        5.4.1 长三角地区进口贸易技术溢出的测度第82-84页
        5.4.2 长三角地区FDI技术溢出的测度第84-86页
    5.5 工业4.0视角下国际技术溢出对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影响的实证分析第86-90页
        5.5.1 单位根检验第86-87页
        5.5.2 协整性检验第87-88页
        5.5.3 面板数据模型的选择第88页
        5.5.4 回归结果及分析第88-90页
    5.6 主要结论第90-91页
    5.7 对策建议第91-95页
        5.7.1 强化研发投入,提升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第91-92页
        5.7.2 加大开放力度,提升国际技术溢出水平第92-93页
        5.7.3 促进产业融合,提高装备制造业智能化生产水平第93-94页
        5.7.4 推动产业集聚,促进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第94-95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95-97页
    6.1 总结第95页
    6.2 展望第95-97页
参考文献第97-10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第101-102页

论文共10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可持续视角的建筑产业现代化政策实施效果评价
下一篇:创新链与服务链融合视角下制造企业动态创新能力演化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