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海水提铀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1.2.1 海水提铀国内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1.2.2 海水提铀国外研究进展 | 第13页 |
1.3 海水提铀方法介绍 | 第13-16页 |
1.3.1 沉淀法 | 第14页 |
1.3.2 离子交换法 | 第14页 |
1.3.3 生物富集法 | 第14-15页 |
1.3.4 萃取法 | 第15页 |
1.3.5 吸附法 | 第15-16页 |
1.4 吸附剂材料简介 | 第16-19页 |
1.4.1 有机类吸附剂材料 | 第16-17页 |
1.4.2 无机类吸附剂材料 | 第17页 |
1.4.3 复合类吸附剂材料 | 第17-18页 |
1.4.4 金属有机框架吸附剂材料 | 第18-19页 |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9-20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第2章 实验材料及实验方法 | 第21-29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1-22页 |
2.1.1 实验试剂 | 第21页 |
2.1.2 实验设备与仪器 | 第21-22页 |
2.2 表征方法与分析方法 | 第22-24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24-28页 |
2.3.1 铀溶液的配置 | 第24页 |
2.3.2 铀吸附批量实验 | 第24-25页 |
2.3.3 pH变量实验 | 第25页 |
2.3.4 吸附动力学实验 | 第25-26页 |
2.3.5 吸附等温模型 | 第26-27页 |
2.3.6 循环吸脱附实验 | 第27-28页 |
2.3.7 离子竞争试验 | 第28页 |
2.3.8 模拟海水实验 | 第2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MIL-68吸附剂材料的制备及其铀吸附性能研究 | 第29-43页 |
3.1 引言 | 第29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29-30页 |
3.2.1 MIL-68的合成 | 第29页 |
3.2.2 吸附试验 | 第29-30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0-41页 |
3.3.1 形貌与结构 | 第30-32页 |
3.3.2 pH对吸附量的影响 | 第32-34页 |
3.3.3 吸附动力学 | 第34-36页 |
3.3.4 吸附等温线研究 | 第36-38页 |
3.3.5 循环吸脱附试验 | 第38页 |
3.3.6 离子竞争吸附试验 | 第38-39页 |
3.3.7 模拟海水试验 | 第39-40页 |
3.3.8 吸附机理分析 | 第40-4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4章 MIL-68/氧化石墨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铀吸附性能研究 | 第43-53页 |
4.1 引言 | 第43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43-44页 |
4.2.1 吸附剂的制备 | 第43-44页 |
4.2.2 吸附试验 | 第44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4-51页 |
4.3.1 形貌与结构 | 第44-46页 |
4.3.2 溶液pH对于吸附的影响 | 第46-47页 |
4.3.3 吸附动力学 | 第47-48页 |
4.3.4 吸附等温线 | 第48-49页 |
4.3.5 循环吸脱附实验 | 第49-50页 |
4.3.6 离子竞争吸附试验 | 第50页 |
4.3.7 低浓度模拟海水吸附试验 | 第50-5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5章 MIL-53及其氨基功能化材料的制备与铀吸附性能研究 | 第53-65页 |
5.1 引言 | 第53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53-54页 |
5.2.1 MIL-53及其氨基功能化材料的制备 | 第53-54页 |
5.2.2 吸附实验 | 第54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54-62页 |
5.3.1 材料形貌结构与表征 | 第54-56页 |
5.3.2 溶液pH对于吸附的影响 | 第56-57页 |
5.3.3 吸附动力学 | 第57-59页 |
5.3.4 吸附等温线 | 第59-60页 |
5.3.5 循环吸脱附实验 | 第60-61页 |
5.3.6 离子竞争吸附试验 | 第61-62页 |
5.3.7 模拟海水吸附试验 | 第6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2-65页 |
结论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5-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