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引言 | 第6-8页 |
1、苏轼对“水”的接受 | 第8-11页 |
·“我性喜临水” | 第8-9页 |
·“水之道”的生命哲思 | 第9-11页 |
2、苏轼“水之道”文艺美学理念 | 第11-29页 |
·创作情感:万斛泉涌,不择地而出 | 第12-17页 |
·创作方法:随物赋形,尽水之变 | 第17-22页 |
·创作风格:行云流水,文理自然 | 第22-29页 |
3、苏轼“水之道”美学思想产生的思想渊源 | 第29-34页 |
·中国传统的水文化 | 第29-30页 |
·受父亲苏洵“风水相遭”家学影响 | 第30-31页 |
·苏轼的哲学思想 | 第31页 |
·苏轼对儒释道三家的“水解” | 第31-34页 |
4、苏轼的水情结 | 第34-37页 |
·“水之源”寄思乡之情 | 第34页 |
·“水之变”寄仕途得失 | 第34-35页 |
·“水之道”寄人生哲理 | 第35-36页 |
·“水之趣”绘日常生活 | 第36-37页 |
5、苏轼“随物赋形”的“水之道”美学观对后世的影响 | 第37-39页 |
结论 | 第39-40页 |
注释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