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交多址窃听信道的安全性能研究
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缩略语 | 第15-17页 |
1 绪论 | 第17-41页 |
1.1 物理层安全概述 | 第17-20页 |
1.2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20-26页 |
1.2.1 非正交多址技术 | 第20-25页 |
1.2.2 基于物理层安全的研究意义 | 第25-26页 |
1.3 非正交多址物理层安全的研究现状 | 第26-31页 |
1.3.1 非正交多址物理层安全 | 第26-29页 |
1.3.2 多址窃听信道 | 第29-31页 |
1.4 相关理论基础 | 第31-36页 |
1.4.1 连续干扰消除技术 | 第31-33页 |
1.4.2 物理层安全性能指标 | 第33-36页 |
1.5 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第36-38页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36页 |
1.5.2 主要创新点 | 第36-38页 |
1.6 章节安排 | 第38-41页 |
2 单输入单输出非正交多址窃听信道安全性能研究 | 第41-63页 |
2.1 引言 | 第41-42页 |
2.2 窃听信道描述 | 第42-46页 |
2.2.1 窃听信道模型 | 第42-43页 |
2.2.2 基于连续干扰消除的瞬时安全容量 | 第43-44页 |
2.2.3 信干噪比统计特性 | 第44-46页 |
2.3 安全性能 | 第46-49页 |
2.3.1 安全中断概率 | 第46-47页 |
2.3.2 有效安全吞吐量 | 第47-48页 |
2.3.3 其他安全性能指标 | 第48页 |
2.3.4 渐进特性 | 第48-49页 |
2.4 连续干扰消除调度策略 | 第49-54页 |
2.4.1 轮询 | 第49-51页 |
2.4.2 基于信道增益 | 第51-53页 |
2.4.3 基于安全容量 | 第53-54页 |
2.5 仿真与讨论 | 第54-62页 |
2.5.1 安全性能仿真与分析 | 第55-57页 |
2.5.2 连续干扰消除调度策略仿真与比较 | 第57-61页 |
2.5.3 讨论 | 第61-62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3 单输入多输出非正交多址窃听信道安全性能研究 | 第63-91页 |
3.1 引言 | 第63页 |
3.2 窃听信道建模 | 第63-67页 |
3.2.1 窃听信道模型 | 第63-65页 |
3.2.2 迫零-连续干扰消除 | 第65-66页 |
3.2.3 最小均方误差-连续干扰消除 | 第66-67页 |
3.3 窃听者单天线 | 第67-75页 |
3.3.1 基于迫零的安全性能研究 | 第68-71页 |
3.3.2 基于最小均方误差的安全性能研究 | 第71-73页 |
3.3.3 渐进特性 | 第73-75页 |
3.4 窃听者多天线 | 第75-79页 |
3.4.1 安全性能研究 | 第75-78页 |
3.4.2 渐进特性 | 第78-79页 |
3.5 连续干扰消除调度策略 | 第79-82页 |
3.5.1 轮询 | 第79-80页 |
3.5.2 基于相对距离 | 第80-82页 |
3.6 最优功率分配 | 第82-83页 |
3.7 仿真与分析 | 第83-90页 |
3.7.1 安全性能影响因素 | 第83-85页 |
3.7.2 空间分集增益 | 第85-86页 |
3.7.3 高信噪比条件下的安全性能表现 | 第86-88页 |
3.7.4 最优功率分配 | 第88-90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90-91页 |
4 多窃听者非正交多址窃听信道安全性能研究 | 第91-119页 |
4.1 引言 | 第91-92页 |
4.2 窃听信道模型 | 第92-93页 |
4.3 窃听者不串通 | 第93-95页 |
4.3.1 关于单窃听者的安全性能 | 第93-94页 |
4.3.2 整体安全性能 | 第94-95页 |
4.4 窃听者串通 | 第95-103页 |
4.4.1 信干噪比统计特性 | 第95-99页 |
4.4.2 基于迫零的安全性能研究 | 第99-101页 |
4.4.3 基于最小均方误差的安全性能研究 | 第101-103页 |
4.5 渐进特性 | 第103-106页 |
4.5.1 窃听者不串通 | 第103-104页 |
4.5.2 窃听者串通 | 第104-106页 |
4.6 连续干扰消除调度策略 | 第106-108页 |
4.7 最优功率分配 | 第108-109页 |
4.8 仿真与分析 | 第109-116页 |
4.8.1 信噪比和连续干扰消除顺序的影响 | 第110-111页 |
4.8.2 不串通和串通比较 | 第111-112页 |
4.8.3 最佳安全速率估计 | 第112-113页 |
4.8.4 连续干扰消除调度 | 第113-115页 |
4.8.5 最优功率分配 | 第115-116页 |
4.9 本章小结 | 第116-119页 |
5 总结与展望 | 第119-123页 |
5.1 论文的研究总结 | 第119-120页 |
5.2 下一步研究工作展望 | 第120-123页 |
参考文献 | 第123-131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31-135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