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方针政策及其阐述论文

我国地方公共物品供给多元化的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6页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第8页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概况第8-14页
        一、国外研究概况第9-12页
        二、国内研究概况第12-14页
    第三节 论文结构及研究方法第14-15页
    第四节 创新点第15-16页
第二章 地方公共物品的定义与分类第16-21页
    第一节 地方公共物品的定义第16-19页
        一、公共物品第16-17页
        二、地方公共物品第17-19页
    第二节 地方公共物品的分类第19-21页
第三章 公共物品多元化供给的内涵第21-31页
    第一节 公共物品多元化供给的理论视角第21-25页
        一、公共治理理论的内涵第22-23页
        二、地方公共物品多元化供给的内涵第23-25页
    第二节 地方公共物品多元化供给网络的要素分析第25-31页
        一、主体多元化:政府、市场、社会三个维度第25-27页
        二、合作网络化:多元主体信息交流和合作第27-28页
        三、供给手段科学化:多元主体互动供给的具体模式第28-31页
第四章 中国地方公共物品多元化供给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31-50页
    第一节 中国传统供给模式的弊端第31-40页
        一、政府支出有限且不合理:总量供给不足且结构不均衡第31-33页
        二、财政能力不均等:供给不均等第33-36页
        三、绩效评估体系不完善:供需矛盾第36-37页
        四、竞争不足缺乏成本-收益激励机制:价格不合理第37-40页
    第二节 中国地方公共物品多元化供给改革的可行性第40-50页
        一、英国多元化供给改革的启示第41-45页
        二、中国多元化供给改革的基础条件第45-47页
        三、改革尝试:以北京基础设施特许经营为例第47-50页
第五章 中国地方公共物品多元化供给改革思路第50-68页
    第一节 多元供给主体的确立第50-55页
        一、供给范围第50-52页
        二、特许经营准入制度第52-55页
    第二节 多元主体互动合作供给模式探索第55-57页
        一、制度基础第55页
        二、多元供给模式创新第55-57页
    第三节 多元化供给有效运行的制度措施第57-68页
        一、政府自身的改革第59-61页
        二、市场和社会主体力量的培育第61-63页
        三、政府对市场和社会主体的监管制度第63-68页
第六章 结论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4页
致谢第74-75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菱形四轮移动系统的控制系统研究
下一篇:飞行参数记录仪自动测试系统的软件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