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化学论文

双丹提取液抗急性心肌缺血作用的代谢组学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缩略语中英文对照表第6-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9页
    1.1 双丹配伍的研究现状第10-12页
        1.1.1 丹参的药理研究第10-11页
        1.1.2 丹皮的药理研究第11-12页
        1.1.3 双丹配伍后的药理作用研究第12页
    1.2 心肌缺血第12-14页
        1.2.1 心肌缺血的发病机理第12-13页
        1.2.2 心肌缺血病理模型第13-14页
    1.3 代谢组学第14-17页
        1.3.1 代谢组学的研究过程第15-16页
        1.3.2 代谢组学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第16-17页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第17-19页
        1.4.1 研究内容第17-18页
        1.4.2 研究意义第18-19页
第二章 双丹提取液的化学成分分析第19-29页
    2.1 引言第19页
    2.2 实验材料第19-20页
        2.2.1 主要仪器第19-20页
        2.2.2 药品及试剂第20页
    2.3 实验方法第20-21页
        2.3.1 样品制备第20页
        2.3.2 色谱条件第20-21页
        2.3.3 方法学考察第21页
    2.4 结果与讨论第21-28页
        2.4.1 方法学考察结果第21-22页
        2.4.2 化学成分鉴定第22-26页
        2.4.3 化学成分质谱解析第26-28页
    2.5 小结第28-29页
第三章 双丹提取液抗急性心肌缺血作用的体液代谢组分析第29-57页
    3.1 引言第29页
    3.2 实验部分第29-34页
        3.2.1 药品与试剂第29-30页
        3.2.2 仪器第30页
        3.2.3 动物第30-31页
        3.2.4 给药方式第31页
        3.2.5 急性心肌缺血模型的建立和评价第31页
        3.2.6 血清、尿液和粪便的采集第31-32页
        3.2.7 样品处理第32页
        3.2.8 数据采集与分析第32-34页
        3.2.9 方法学考察第34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4-56页
        3.3.1 大鼠体征观察第34页
        3.3.2 临床生化指标检测第34-35页
        3.3.3 HPLC-MS方法学考察第35页
        3.3.4 血清HPLC-MS分析第35-42页
        3.3.5 尿样HPLC-MS分析第42-47页
        3.3.6 粪样HPLC-MS分析第47-51页
        3.3.7 参与双丹提取液抗急性心肌缺血作用的代谢通路第51-56页
    3.4 小结第56-57页
第四章 双丹提取液抗急性心肌缺血作用的组织代谢组分析第57-68页
    4.1 引言第57页
    4.2 实验部分第57页
        4.2.1 组织样品采集及处理第57页
        4.2.2 数据采集与分析第57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57-67页
        4.3.1 大鼠组织样本代谢物的鉴定第57-62页
        4.3.2 与ISO诱导心肌缺血相关的组织代谢物分析第62-63页
        4.3.3 双丹提取液抗心肌缺血作用的内源性代谢物分析第63页
        4.3.4 双丹提取液抗心肌缺血作用的外源性代谢物分析第63-67页
    4.4 小结第67-68页
总结与展望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8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83-84页
致谢第84-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坛紫菜多糖的降解及其产物的活性研究和结构解析
下一篇:p62在β-七叶皂苷钠诱导结直肠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