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8页 |
1.1 光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 第10-13页 |
1.1.1 光的感受 | 第10-11页 |
1.1.2 光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作用 | 第11-13页 |
1.2 避荫反应 | 第13-20页 |
1.2.1 遮荫信号的感知 | 第14页 |
1.2.2 PIF转录因子在避荫反应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 第14-16页 |
1.2.3 避荫反应与激素的关系 | 第16-19页 |
1.2.4 避荫反应过程中的其他调节因子 | 第19-20页 |
1.3 TCP转录因子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 第20-26页 |
1.3.1 TCP转录因子的结构特性 | 第20-21页 |
1.3.2 TCP转录因子的功能 | 第21-26页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6-28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8-48页 |
2.1 材料及仪器设备 | 第28-29页 |
2.1.1 培养条件 | 第28页 |
2.1.2 植物材料 | 第28页 |
2.1.3 所用载体和转基因材料 | 第28-29页 |
2.1.4 所用仪器 | 第29页 |
2.1.5 所用试剂 | 第29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9-48页 |
2.2.1 拟南芥的种植和日常管理 | 第29-30页 |
2.2.2 植物材料在1/2MS培养基上的培养 | 第30页 |
2.2.3 LB培养基的配制 | 第30-31页 |
2.2.4 通过gateway技术克隆所需目的片段 | 第31-32页 |
2.2.5 转基因植株获得 | 第32-33页 |
2.2.6 GUS染色 | 第33页 |
2.2.7 RNA提取 | 第33页 |
2.2.8 反转录 | 第33-34页 |
2.2.9 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PCR) | 第34页 |
2.2.10 遗传杂交 | 第34-35页 |
2.2.11 Genotyping | 第35-36页 |
2.2.12 下胚轴长度测定 | 第36页 |
2.2.13 Western-blot | 第36-39页 |
2.2.14 酵母双杂交 | 第39-42页 |
2.2.15 双分子荧光互补(BiFC,BimolecularFluorescenceComplementation) | 第42-43页 |
2.2.16 染色质免疫工沉淀(CHIP) | 第43-46页 |
2.2.17 在烟草中瞬时表达LUC基因 | 第46-48页 |
第三章 实验结果 | 第48-90页 |
3.1 35S::TCPs转基因材料获得 | 第48-49页 |
3.2 TCP17调控拟南芥生长发育的多个方面 | 第49-54页 |
3.3 TCP转录因子促进遮荫诱导的下胚轴伸长 | 第54-60页 |
3.4 低R:FR促进TCP17蛋白的稳定 | 第60-66页 |
3.5 TCP17通过促进生长素含量的积累来介导避荫反应 | 第66-70页 |
3.6 TCP17促进避荫反应中下胚轴的伸长部分依赖于PIF4和PIF | 第70-74页 |
3.7 TCP17结合到PIF4,PIF5的启动子区促进它们在低R:FR中的表达 | 第74-76页 |
3.8 TCP17通过与PIF4相互作用促进其转录活性 | 第76-80页 |
3.9 TCP17通过调控生长素合成基因的的表达来促进避荫反应 | 第80-86页 |
3.10 生长素合成基因可以恢复3tcp对低R:FR诱导的下胚轴伸长不敏感的表型 | 第86-87页 |
3.11 结论 | 第87-90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90-93页 |
附录 | 第93-122页 |
参考文献 | 第122-134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134-135页 |
致谢 | 第1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