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玉米(玉蜀黍)论文

滴灌均匀系数对华北平原土壤水氮分布和春玉米生长的影响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7页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4-15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第15-24页
        1.2.1 滴灌均匀性的评价指标和影响因素第15-20页
        1.2.2 滴灌系统水力学优化设计第20-22页
        1.2.3 灌水均匀性对土壤水氮分布及作物生长的影响第22-24页
        1.2.4 土壤电导率和土壤NO_3~--N含量的关系第24页
    1.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24-25页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第25-27页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5-26页
        1.4.2 技术路线第26-27页
第二章 试验材料和方法第27-36页
    2.1 试验地概况第27页
    2.2 试验设计第27页
    2.3 均匀系数的获取第27-28页
    2.4 小区布置及试验装置第28-30页
    2.5 灌溉和施肥第30-32页
    2.6 观测内容与方法第32-35页
        2.6.1 土壤含水率第32-33页
        2.6.2 土壤氮素含量第33-34页
        2.6.3 春玉米生理生态指标第34页
        2.6.4 春玉米干物质积累、植株吸氮量和产量第34-35页
    2.7 统计分析方法第35-36页
第三章 滴灌均匀系数和灌水量对土壤含水率分布的影响第36-52页
    3.1 初始土壤含水率分布特征第36-37页
    3.2 春玉米生育期内土壤含水率分布特征第37-45页
        3.2.1 滴灌均匀系数和灌水量对土壤含水率均值的影响第37-38页
        3.2.2 滴灌均匀系数和灌水量对土壤含水率均匀系数的影响第38-45页
    3.3 土壤含水率均匀系数在春玉米生育期内的稳定性第45-49页
    3.4 土壤含水率均匀系数影响因素分析第49-51页
    3.5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四章 滴灌均匀系数和灌水量对土壤氮素分布的影响第52-84页
    4.1 初始土壤氮素分布特征第52-54页
    4.2 春玉米生育期内土壤氮素分布特征第54-76页
        4.2.1 滴灌均匀系数和灌水量对土壤NO_3~--N分布的影响第54-64页
        4.2.2 滴灌均匀系数和灌水量对土壤NH_4~+-N分布的影响第64-72页
        4.2.3 滴灌均匀系数和灌水量对土壤N_(min)分布的影响第72-76页
    4.3 滴灌均匀系数和灌水量对土壤残留氮的影响第76-80页
        4.3.1 滴灌均匀系数和灌水量对土壤残留氮含量的影响第76-78页
        4.3.2 滴灌均匀系数和灌水量对土壤残留氮均匀系数的影响第78-80页
    4.4 降雨对土壤氮素分布的影响第80-82页
    4.5 本章小结第82-84页
第五章 滴灌均匀系数和灌水量对土壤电导率动态变化的影响第84-106页
    5.1 电容式传感器监测土壤电导率和含水率的工作原理第84-85页
    5.2 灌水和降雨过程中土壤电导率和含水率及其均匀系数的变化第85-93页
    5.3 土壤电导率和含水率在春玉米生育期内的动态变化第93-97页
    5.4 土壤电导率和含水率的均匀系数在春玉米生育期内的动态变化第97-101页
    5.5 土壤温度在春玉米生育期内的动态变化第101-102页
    5.6 土壤NO_3~--N含量与电导率、含水率和温度的关系第102-105页
        5.6.1 土柱试验第102-103页
        5.6.2 田间率定第103-105页
    5.7 本章小结第105-106页
第六章 春玉米生长及产量对滴灌均匀系数的响应特征第106-125页
    6.1 株高第106-108页
    6.2 叶面积指数第108-109页
    6.3 叶片相对叶绿素含量第109-111页
    6.4 干物质质量、全氮含量和吸氮量第111-115页
        6.4.1 干物质质量第111-113页
        6.4.2 全氮含量第113-114页
        6.4.3 吸氮量第114-115页
    6.5 产量及构成要素第115-118页
    6.6 产量与生理生态指标的关系第118-121页
    6.7 水氮利用效率第121-122页
    6.8 土壤氮素表观盈亏量第122-124页
    6.9 华北平原滴灌均匀系数评价标准的建议第124页
    6.10 本章小结第124-125页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第125-127页
    7.1 结论第125-126页
    7.2 进一步研究建议第126-127页
参考文献第127-137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第137-138页
致谢第138页

论文共13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面向碎片化学习时代微视频课程的内容设计
下一篇:基于信息熵的马氏体相变过程声发射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