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4页 |
1.1 引言 | 第9页 |
1.2 介孔有机氧化硅纳米颗粒的形成机理 | 第9-10页 |
1.3 介孔有机氧化硅形态和结构的控制 | 第10-15页 |
1.3.1 球形的PMO纳米颗粒 | 第11-13页 |
1.3.2 棒状和纤维状的PMO纳米材料 | 第13-15页 |
1.3.3 纳米管状PMO材料 | 第15页 |
1.4 介孔有机氧化硅基的复合结构 | 第15-16页 |
1.5 介孔有机氧化硅纳米颗粒在生物医学方面的应用 | 第16-22页 |
1.5.1 介孔有机氧化硅的生物学行为 | 第16-19页 |
1.5.2 介孔有机氧化硅用于药物的装载和释放 | 第19-20页 |
1.5.3 介孔有机氧化硅基影像探针 | 第20-22页 |
1.6 论文选题的意义及主要的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第二章 双相系统中合成大孔有机氧化硅纳米颗粒 | 第24-39页 |
2.1 前言 | 第24-25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5-27页 |
2.2.1 材料 | 第25-26页 |
2.2.2 仪器 | 第26页 |
2.2.3 合成大孔有机氧化硅纳米颗粒 | 第26页 |
2.2.4 吸附BSA | 第26页 |
2.2.5 细胞毒性实验 | 第26-27页 |
2.2.6 siRNA吸附实验 | 第27页 |
2.2.7 凝胶阻滞实验 | 第27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7-3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三章 双相到单相连续转换共组装合成蛋黄-蛋壳结构PMO | 第39-51页 |
3.1 引言 | 第39-40页 |
3.2 方法 | 第40-41页 |
3.2.1 合成蛋黄-蛋壳结构的介孔有机氧化硅纳米颗粒 | 第40页 |
3.2.2 DOX的装载和释放试验 | 第40页 |
3.2.3 生物相容性和化疗效果实验 | 第40-41页 |
3.2.4 溶血实验 | 第41页 |
3.2.5 表征 | 第41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1-5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四章 构建介孔有机氧化硅异向包裹介孔铂纳米颗粒的Janus纳米复合结构 | 第51-56页 |
4.1 前言 | 第51页 |
4.2 方法 | 第51-52页 |
4.2.1 合成大孔铂纳米颗粒 | 第51-52页 |
4.2.2 合成Janus复合结构的PMO纳米颗粒 | 第52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2-55页 |
4.4 总结 | 第55-56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5页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