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引言 | 第7-12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7-8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7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7-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页 |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0页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10-12页 |
第2章 国际合作理论:核心概念与分析框架 | 第12-19页 |
2.1 国际合作的缘起与概念界定 | 第12-13页 |
2.1.1 国际合作的缘起 | 第12页 |
2.1.2 国际合作的概念界定 | 第12-13页 |
2.2 国际合作的基本观点 | 第13-17页 |
2.2.1 国际政治宏观理论对国际合作的解释 | 第13-16页 |
2.2.2 国际政治中观理论对国际合作的解释 | 第16-17页 |
2.2.3 国际政治微观理论对国际合作的解释 | 第17页 |
2.3 国际合作理论与中欧关系:一种分析框架 | 第17-19页 |
2.3.1 国际合作理论的核心意蕴 | 第17-18页 |
2.3.2 作为分析框架的国际合作理论 | 第18-19页 |
第3章 中欧关系中的国际合作动因 | 第19-27页 |
3.1 中欧国际合作的权力结构 | 第19-21页 |
3.1.1 世界格局多极化中的中国与欧洲 | 第19-20页 |
3.1.2 国际政治权力流散化 | 第20-21页 |
3.2 中欧国际合作的条件 | 第21-23页 |
3.2.1 中欧国际合作的制度基础 | 第21-22页 |
3.2.2 中欧国际合作的经济动力 | 第22页 |
3.2.3 中欧国际合作的文化驱动 | 第22-23页 |
3.3 中欧国际合作的影响 | 第23-27页 |
3.3.1 有利于中欧双方的互利共赢 | 第23-24页 |
3.3.2 促进亚欧大陆的整体发展 | 第24-25页 |
3.3.3 维护世界和平与推进多极化 | 第25-27页 |
第4章 中欧关系中的国际合作现状 | 第27-37页 |
4.1 中欧国际合作的主要成就 | 第27-32页 |
4.1.1 合作的战略内涵不断丰富 | 第27-29页 |
4.1.2 合作的领域持续拓展 | 第29-32页 |
4.2 中欧国际合作存在的问题 | 第32-37页 |
4.2.1 摩擦问题始终存在 | 第32-34页 |
4.2.2 双方的认知分歧 | 第34-35页 |
4.2.3 中欧关系的非对称性 | 第35-37页 |
第5章 深化中欧全方位务实合作的新机遇及中国的新举措 | 第37-45页 |
5.1 深化中欧全方位务实合作的新机遇 | 第37-40页 |
5.1.1 双方共同面临内部改革 | 第37-38页 |
5.1.2 《中欧合作2020战略规划》的制定 | 第38-39页 |
5.1.3“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 | 第39-40页 |
5.2 中国对深化中欧国际合作的新举措 | 第40-45页 |
5.2.1 给予中欧关系以全新的定位 | 第40-41页 |
5.2.2 抓住新的历史机遇,促进共同发展 | 第41-42页 |
5.2.3 积极拓展与中东欧国家之间的合作 | 第42-43页 |
5.2.4 重视人文交流作为中欧关系“第三支柱”的作用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