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1.2.1 湖泊沉积在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研究中的作用 | 第12-13页 |
1.2.2 湖泊沉积在人与自然相互作用下的环境演变研究中的作用 | 第13-15页 |
1.2.3 异龙湖研究 | 第15-16页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1.4 研究方法和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第17-19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4.2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第18-19页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第19-25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第19-21页 |
2.1.1 地理区位 | 第19页 |
2.1.2 地质地貌 | 第19-20页 |
2.1.3 气候特征 | 第20页 |
2.1.4 水文水系特征 | 第20-21页 |
2.2 生态环境 | 第21-24页 |
2.2.1 土壤与植被 | 第21-22页 |
2.2.2 水质特征 | 第22-23页 |
2.2.3 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 | 第23-24页 |
2.3 社会经济概况 | 第24-25页 |
第3章 研究材料与分析方法 | 第25-30页 |
3.1 样品采集与处理 | 第25页 |
3.2 年代序列的建立 | 第25-26页 |
3.3 环境代用指标分析测试 | 第26-30页 |
3.3.1 碳酸盐含量测定 | 第26-27页 |
3.3.2 有机质含量测定 | 第27-28页 |
3.3.3 粒度测定 | 第28页 |
3.3.4 稳定同位素测定 | 第28-30页 |
第4章 异龙湖沉积物环境指标的指示意义 | 第30-42页 |
4.1 有机质含量及其环境意义 | 第30-32页 |
4.1.1 湖泊沉积物中有机质的环境指示意义 | 第30-31页 |
4.1.2 异龙湖沉积物中有机质的变化特征及环境意义 | 第31-32页 |
4.2 碳酸盐含量及其环境意义 | 第32-35页 |
4.2.1 湖泊沉积物中碳酸盐的环境指示意义 | 第32-33页 |
4.2.2 异龙湖沉积物中碳酸盐的变化特征及环境意义 | 第33-35页 |
4.3 粒度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 第35-38页 |
4.3.1 湖泊沉积物中粒度的环境指示意义 | 第35-36页 |
4.3.2 异龙湖沉积物中粒度的分布特征及环境意义 | 第36-38页 |
4.4 有机碳氮同位素和C/N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 第38-42页 |
4.4.1 湖泊沉积物中 δ13Corg、δ15Norg和C/N的环境指示意义 | 第38-39页 |
4.4.2 异龙湖沉积物中 δ13Corg、δ15Norg和C/N的分布特征及环境意义 | 第39-42页 |
第5章 异龙湖流域1880年来气候环境变化综合分析 | 第42-47页 |
5.1 1880年以来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驱动下的异龙湖环境代用指标响应 | 第42-46页 |
5.2 异龙湖沉积物环境代用指标恢复的气候变化与器测资料对比 | 第46-47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7-49页 |
6.1 结论 | 第47-48页 |
6.2 不足及展望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主要参加的学术会议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