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7页 |
1.1 引言 | 第8页 |
1.2 脲的发现 | 第8页 |
1.3 脲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 第8-12页 |
1.3.1 脲类在农药方面的应用 | 第9-10页 |
1.3.2 脲类在药物中的应用 | 第10-12页 |
1.4 脲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 第12-17页 |
1.4.1 异氰酸酯与胺反应生成脲 | 第13-14页 |
1.4.2 三光气(或光气、双光气)与胺反应生成脲 | 第14-15页 |
1.4.3 氯甲酰胺与胺反应生成脲 | 第15页 |
1.4.4 羰基二咪唑(CDI)与胺反应生成脲 | 第15-16页 |
1.4.5 氯甲酸酯与胺反应生成脲 | 第16页 |
1.4.6 异氰酸钾与胺反应生成脲 | 第16-17页 |
第2章 实验部分 | 第17-23页 |
2.1 新结构不对称芳香脲类化合物的设计 | 第17-18页 |
2.2 实验条件 | 第18-20页 |
2.2.1 仪器 | 第18页 |
2.2.2 试剂和药品 | 第18-20页 |
2.3 新结构不对称芳香脲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选择 | 第20-23页 |
第3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23-39页 |
3.1 2-氨基6羟基喹啉和 2-氨基6苯甲氧基喹啉的合成 | 第23-25页 |
3.2 3-氨基6氯5氟吡啶的合成 | 第25-26页 |
3.3 化合物 26-30的合成 | 第26-29页 |
3.4 化合物 31-34的合成 | 第29-31页 |
3.5 化合物 35-38的合成 | 第31-33页 |
3.6 化合物 39-42的合成 | 第33-38页 |
3.7 讨论与分析 | 第38-39页 |
第4章 实验结论 | 第39-40页 |
第5章 研究展望 | 第40-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附录 | 第45-64页 |
符号说明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