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2页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1.2 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 | 第9-11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工作流程 | 第11-12页 |
2 局部套管约束梁柱节点试验方案 | 第12-22页 |
2.1 试验目的 | 第12页 |
2.2 材料性能 | 第12页 |
2.3 试件设计 | 第12-17页 |
2.3.1 试件构造 | 第15页 |
2.3.2 套管设计 | 第15-16页 |
2.3.3 强柱弱梁设计 | 第16-17页 |
2.4 试验装置 | 第17-19页 |
2.5 试验加载制度 | 第19页 |
2.6 测量内容及方法 | 第19-22页 |
3 局部套管约束梁柱节点试验现象 | 第22-44页 |
3.1 总说明 | 第22-23页 |
3.2 试件RCJ-1 的试验现象 | 第23-26页 |
3.3 试件PSTCCJ-1 的试验现象 | 第26-30页 |
3.4 试件RCJ-2 的试验现象 | 第30-34页 |
3.5 试件PSTCCJ-2 的试验现象 | 第34-39页 |
3.6 试件PSTCCJ-3 的试验现象 | 第39-42页 |
3.7 小结 | 第42-44页 |
4 局部套管约束梁柱节点试验结果分析 | 第44-60页 |
4.1 滞回性能 | 第44-47页 |
4.2 钢套管壁荷载-应变曲线 | 第47-53页 |
4.2.1 试件PSTCCJ-1 钢套管壁荷载-应变曲线 | 第47-49页 |
4.2.2 试件PSTCCJ-2 钢套管壁荷载-应变曲线 | 第49-51页 |
4.2.3 试件PSTCCJ-3 钢套管壁荷载-应变曲线 | 第51-52页 |
4.2.4 钢管壁应变分析 | 第52-53页 |
4.3 荷载-位移骨架曲线 | 第53-54页 |
4.4 延性与能量耗散能力 | 第54-57页 |
4.5 强度与刚度退化 | 第57-59页 |
4.5.1 强度退化 | 第57-58页 |
4.5.2 刚度退化 | 第58-59页 |
4.6 小结 | 第59-60页 |
5 局部套管约束梁柱节点数值模拟分析 | 第60-74页 |
5.1 局部套管约束梁柱节点数值分析模型的建立 | 第60页 |
5.2 梁和柱模拟 | 第60-63页 |
5.2.1 混凝土本构模型 | 第60-62页 |
5.2.2 钢筋本构模型 | 第62-63页 |
5.3 节点模型模拟 | 第63-69页 |
5.3.1 基于修正斜压场理论(MCFT)的剪切块参数定义 | 第65-68页 |
5.3.2 破坏准则参数定义 | 第68-69页 |
5.4 非线性求解方法 | 第69-70页 |
5.5 各试件模拟结果 | 第70-72页 |
5.6 小结 | 第72-74页 |
6 基于局部套管约束梁柱节点数值模型参数分析 | 第74-84页 |
6.1 参数选取依据 | 第74-75页 |
6.2 参数分析模型说明 | 第75页 |
6.3 长柱参数分析主要结果 | 第75-79页 |
6.3.1 截面宽度与套管厚度比值B/t的影响 | 第76-78页 |
6.3.2 套管长度影响 | 第78页 |
6.3.3 轴压比影响 | 第78-79页 |
6.4 短柱参数分析主要结果 | 第79-83页 |
6.4.1 截面宽度与套管厚度比值B/t的影响 | 第80-81页 |
6.4.2 套管长度影响 | 第81-82页 |
6.4.3 轴压比影响 | 第82-83页 |
6.5 小结 | 第83-84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84-86页 |
7.1 本文研究任务和主要结论 | 第84页 |
7.2 建议和展望 | 第84-86页 |
致谢 | 第86-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2页 |
附录 | 第92页 |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