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各种家畜、家禽、野生动物的疾论文--家畜论文--猪论文

河南省部分地区猪伪狂犬病流行病学调查及综合防控措施研究

致谢第4-7页
中文摘要第7-8页
文献综述第8-17页
    1 猪伪狂犬病概述第8页
    2 病原学研究进展第8-11页
        2.1 分类地位第8页
        2.2 病毒的基本特征第8-9页
        2.3 病毒分子生物学特征第9-10页
        2.4 病毒感染机制第10-11页
    3 流行病学研究进展第11-13页
        3.1 PR国外流行动态第11-12页
        3.2 PR在我国的流行特点第12-13页
    4 PR诊断方法第13-14页
        4.1 病原检测第13页
        4.2 血清学检测第13-14页
    5 PR的疫苗及防控现状第14-15页
        5.1 经典毒株疫苗第14-15页
        5.2 基因缺失疫苗第15页
        5.3 流行毒株疫苗研究第15页
        5.4 目前防控面临的困境第15页
    6 伪狂犬根除计划的研究第15-17页
        6.1 美国对PR的净化措施第16页
        6.2 荷兰对PR的净化第16页
        6.3 国内对PR的净化第16-17页
试验一 河南省部分地区猪场PR流行情况研究第17-27页
    1 材料与方法第17-20页
        1.1 材料第17-18页
        1.2 方法第18-20页
    2 结果第20-25页
        2.1 猪伪狂犬病临床发病情况第20-21页
        2.2 河南省部分地区2014年猪场PRV gE抗体分析第21-24页
        2.3 河南省不同地区疑似发病猪场PRV野毒病原监测结果第24页
        2.4 河南省不同地区疑似发病猪场PRV的感染情况分析第24-25页
    3 讨论第25-27页
        3.1 河南省猪群感染PRV野毒情况极为严重第25页
        3.2 河南省不同地区PRV野毒阳性猪场比例差异加大第25-26页
        3.3 不同规模猪场PRV野毒感染阳性率均较高,但小规模猪场阳性率最高第26页
        3.4 不同阶段猪群PRV野毒感染阳性率不同,母猪PRV野毒阳性率最高第26页
        3.5 河南省不同地区疑似发病猪场PRV野毒抗原检出率高第26页
        3.6 针对当前河南省PR流行情况,务必采取综合措施来控制和净化第26-27页
试验二 河南省部分地区猪场PRV野毒株gE基因进化分析第27-37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7-30页
        1.1 材料第27-28页
        1.2 方法第28-30页
    2 结果第30-35页
        2.1 gE基因克隆第30-32页
        2.2 氨基酸序列分析第32-34页
        2.3 gE基因的核苷酸及氨基酸同源性分析第34页
        2.4 gE基因的遗传进化分析第34-35页
    3 讨论第35-37页
        3.1 PRV gE全基因的克隆第35-36页
        3.2 PRV野毒gE基因进化分析第36-37页
试验三 PR综合防控措施的制定及应用第37-41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7-39页
        1.1 材料第37页
        1.2 方法第37-39页
    2 结果第39-40页
        2.1 防控前后PR野毒抗原阳性率变化第39页
        2.2 防控前后各个阶段猪群g E野毒抗体阳性率变化第39页
        2.3 母猪生产性能指标对比变化第39-40页
    3 讨论第40-41页
        3.1 综合防控方案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效果第40页
        3.2 PR防控及净化任重道远,务必采取综合措施第40-41页
全文小结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6页
英文摘要第46-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ZAR1和GDF9基因的克隆及其在新西兰白兔的差异表达研究
下一篇:乳脂肪前体物在LPS致肝细胞损伤时对脂代谢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