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桥梁施工论文--各项工程论文--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工程论文

乌蒙山区超高扬程泵送高性能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技术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6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24页
        1.2.1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第13-15页
        1.2.2 高性能混凝土超高扬程泵送技术第15-19页
        1.2.3 高性能混凝土早期养护技术第19-24页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24-26页
第二章 乌蒙山区C55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第26-46页
    2.1 山区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则第26-32页
        2.1.1 设计原则分析第26-27页
        2.1.2 控制指标第27-28页
        2.1.3 采用的原材料第28-30页
        2.1.4 试验遵循的规范与试验设备第30-32页
    2.2 基于全计算法的高性能混凝土基准配合比设计第32-34页
    2.3 基于正交试验法设计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第34-41页
        2.3.1 正交试验第34-37页
        2.3.2 压力泌水率及抗压强度分析第37-38页
        2.3.3 综合指标分析第38-40页
        2.3.4 高性能混凝土配比综合分析第40-41页
    2.4 高性能混凝土性能试验第41-45页
        2.4.1 混凝土圆环开裂试验第41页
        2.4.2 混凝土抗渗试验第41-42页
        2.4.3 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试验第42页
        2.4.4 混凝土抗冻融试验第42-43页
        2.4.5 混凝土热特性试验第43-45页
    2.5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三章 高性能混凝土的超高程泵送控制技术研究第46-64页
    3.1 高性能混凝土可泵性评价方法第46-47页
    3.2 高性能混凝土泵送性试验设备的开发第47-50页
        3.2.1 U型仪第47-48页
        3.2.2 J型仪第48-49页
        3.2.3 L型仪第49-50页
    3.3 高性能混凝土泵送性检测试验第50-52页
        3.3.1 U型仪测试结果分析第50-51页
        3.3.2 J型仪测试结果分析第51-52页
        3.3.3 L型仪测试结果分析第52页
        3.3.4 综合分析第52页
    3.4 高性能混凝土泵送机械泵送参数计算方法第52-58页
        3.4.1 泵送效率计算方法第52-53页
        3.4.2 泵送效率影响因素分析第53-56页
        3.4.3 高性能混凝土泵关键参数计算第56-58页
    3.5 高性能混凝土泵送管道优化布置第58-60页
        3.5.1 高性能混凝土泵送管道优化设计第58-59页
        3.5.2 高性能混凝土超高扬程泵送输送管道的优化布置第59-60页
    3.6 高性能混凝土超高扬程泵送堵塞原因分析与控制方法第60-61页
        3.6.1 混凝土方面的原因与控制方法第60页
        3.6.2 混凝土泵送机械方面的原因与控制方法第60-61页
        3.6.3 混凝土泵送管路方面的原因与控制方法第61页
        3.6.4 堵塞的征兆及控制方法第61页
        3.6.5 泵机洗管方法选用第61页
    3.7 本章小结第61-64页
第四章 悬臂施工期高性能混凝土构件早期养护技术研究第64-80页
    4.1 连续刚构桥上部结构大体积高性能混凝土悬臂施工期水化热分析第64-69页
        4.1.1 高性能混凝土热力学参数第64-65页
        4.1.2 0第65-66页
        4.1.3 水化热计算结果分析第66-69页
    4.2 悬臂施工期高性能混凝土构件非荷载型裂缝控制方法第69-71页
        4.2.1 混凝土非荷载型裂缝分类第69页
        4.2.2 高性能混凝土非荷载型裂缝成因第69-70页
        4.2.3 高性能混凝土裂缝防治措施第70-71页
    4.3 高性能混凝土养护试验第71-78页
        4.3.1 试验梁制备第71-74页
        4.3.2 试验梁智能喷雾养护方案设计第74-75页
        4.3.3 试验梁智能喷雾养护设备制作第75-76页
        4.3.4 智能喷雾设备对高性能混凝土构件的早期养护效果评价第76-78页
    4.4 连续刚构桥悬臂施工期箱梁腹板底板智能喷雾养护方案第78页
    4.5 本章小结第78-80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80-82页
    5.1 主要结论第80-81页
    5.2 展望第81-82页
致谢第82-84页
参考文献第84-92页
附录第92-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云南山区公路隧道衬砌病损特征及服役状况评价方法研究
下一篇:悬索桥及稳定型悬索桥竖向力学特性解析研究与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