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特殊分区规划论文

滇藏茶马古道景迈山片区景观格局及美学特征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1 绪论第12-29页
    1.1 研究背景第12-14页
    1.2 研究目的第14-15页
    1.3 研究意义第15页
        1.3.1 理论意义第15页
        1.3.2 实际意义第15页
    1.4 相关研究现状第15-23页
        1.4.1 关于茶马古道的研究第15-17页
        1.4.2 关于村落的研究第17-19页
        1.4.3 关于景观格局的研究第19-22页
        1.4.4 景迈山的相关研究第22-23页
    1.5 相关概念第23-25页
        1.5.1 线性文化遗产第23-24页
        1.5.2 茶马古道第24页
        1.5.3 滇藏茶马古道第24-25页
        1.5.4 传统村落第25页
        1.5.5 古茶树和古茶园第25页
        1.5.6 景观格局第25页
        1.5.7 多元文化第25页
    1.6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第25-29页
        1.6.1 研究内容第25-26页
        1.6.2 研究方法第26-28页
        1.6.3 技术路线第28-29页
2 研究区概况第29-46页
    2.1 自然环境第29-31页
        2.1.1 地理区位第29页
        2.1.2 地质地貌第29-30页
        2.1.3 气象气候第30页
        2.1.4 水文第30页
        2.1.5 土壤与植被第30-31页
    2.2 社会人文环境第31-41页
        2.2.1 区域社会环境第31-33页
        2.2.2 景迈山社会环境第33页
        2.2.3 历史文化背景第33-41页
    2.3 历史沿革第41-45页
        2.3.1 景迈山地区历史沿革第41-44页
        2.3.2 景迈山世居少数民族历史沿革第44-45页
    2.4 本章小结第45-46页
3 主要景观类型及景观形态第46-74页
    3.1 研究范围的界定第46页
    3.2 主要景观类型的描述第46-53页
        3.2.1 森林第47页
        3.2.2 古茶林第47-49页
        3.2.3 现代生态茶园第49-50页
        3.2.4 传统村落第50-52页
        3.2.5 道路第52页
        3.2.6 水系第52-53页
        3.2.7 耕地第53页
        3.2.8 其他类型第53页
    3.3 研究区景观平面布局第53-69页
        3.3.1 景迈山整体景观现状分析第53-55页
        3.3.2 景迈山传统村落现状分析第55-68页
        3.3.3 景迈山古茶林现状分析第68-69页
    3.4 研究区景观布局特点第69-70页
        3.4.1 景观空间布局特征第69-70页
        3.4.2 景观平面布局特征第70页
    3.5 “村落—古茶林—森林”的格局演变第70-72页
        3.5.1 传统村落格局的演变第70-71页
        3.5.2 古茶林格局的演变第71-72页
        3.5.3 “村落—古茶林—森林”三者演变之间的关系第72页
    3.6 本章小结第72-74页
4 景观空间格局及美学特征第74-95页
    4.1 基于宏观尺度的研究第74-87页
        4.1.1 数据与处理第75页
        4.1.2 景观格局分析软件FRAGSTATS的介绍第75-76页
        4.1.3 本文使用的景观格局指标公式及生态意义第76-81页
        4.1.4 景迈山景观空间格局第81-87页
    4.2 基于中观尺度的研究第87-90页
        4.2.1 研究区传统村落的空间格局特征第88-89页
        4.2.2 传统村落空间格局与耕作半径研究第89-90页
    4.3 景迈山景观格局与美学特征分析第90-93页
        4.3.1 景观格局与古茶园的规模美第90页
        4.3.2 景观格局与茶山的格局美第90-91页
        4.3.3 景观格局与人地关系的和谐美第91-93页
    4.4 本章小结第93-95页
5 结论与讨论第95-102页
    5.1 结论第95页
    5.2 讨论第95-102页
        5.2.1 景迈山景观格局保护体系的建立第96页
        5.2.2 景迈山景观存在的问题第96-98页
        5.2.3 保护的措施建议第98-101页
        5.2.4 创新第101页
        5.2.5 展望第101-102页
参考文献第102-106页
附录第106-107页
个人简介第107-108页
导师简介第108-110页
获得成果目录第110-111页
致谢第111-112页
附件第112-123页

论文共12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晋西北岢岚古城传统商业街区街景再生方法探究
下一篇:玫瑰园景观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