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2页 |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的对象、思路和方法 | 第11-12页 |
第2章 相关职业倦怠概念、理论 | 第12-28页 |
·社区及社区工作者概念的界定 | 第12-15页 |
·社区工作者的内涵与外延 | 第13-14页 |
·社区的任务和特性 | 第14-15页 |
·职业倦怠理论综述 | 第15-28页 |
·职业倦怠的相关理论 | 第16-21页 |
·职业倦怠外在表现形式 | 第21-22页 |
·职业倦怠的测量工具 | 第22-24页 |
·职业倦怠的干预理论 | 第24-28页 |
第3章 东湖区社区工作者职业倦怠的表现及影响 | 第28-31页 |
·社区工作者职业倦怠在自身的表现及影响 | 第28页 |
·社区工作者职业倦怠在组织层面表现及影响 | 第28-29页 |
·社区工作者职业倦怠在工作层面的表现及影响 | 第29-30页 |
·社区工作者职业倦怠在社会层面的表现及影响 | 第30-31页 |
第4章 东湖区社区工作者职业倦怠调查及分析 | 第31-53页 |
·东湖区社区情况概述 | 第31-32页 |
·东湖区社区工作者职业倦怠调查与统计 | 第32-40页 |
·调查研究架构 | 第32-33页 |
·问卷设计 | 第33-36页 |
·调查对象与调查实施 | 第36-38页 |
·效度与信度 | 第38-40页 |
·东湖区社区工作者职业倦怠分析 | 第40-53页 |
·东湖区社区工作者职业倦怠现状 | 第40-41页 |
·个体因素影响 | 第41-46页 |
·组织与社会因素影响 | 第46-53页 |
第5章 社区工作者职业倦怠的干预 | 第53-59页 |
·职业倦怠的自我调适 | 第53-55页 |
·认知重建,调整心理期望 | 第53-54页 |
·增强心理素质,增强抗压能力 | 第54页 |
·合理排解情绪、保持心理健康 | 第54页 |
·提升业务水平,增强轻松应对工作复杂问题的能力 | 第54-55页 |
·职业倦怠的组织干预 | 第55-56页 |
·关注社区工作者心理健康,适时疏导心理情绪 | 第55页 |
·营造良好的组织文化,增强组织凝聚力和奋发的工作精神 | 第55-56页 |
·实现工作丰富化和建立合理的考核选拔机制,维护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 第56页 |
·职业倦怠的社会支持 | 第56-59页 |
·创建尊重社区工作者的社会氛围,培养社区工作者职业荣誉感 | 第57页 |
·重视和加大对社区投入,改善工作条件和福利待遇 | 第57-58页 |
·促进和谐社区建设,营造友好互动的外在工作环境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