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理论论文--土地经济学论文--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论文--土地开发与利用论文

结构功能主义视域下村域规划的比较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引言第8-21页
    1.1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第8-10页
        1.1.1 问题提出第8-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0-18页
        1.2.1 国外研究综述第10-12页
        1.2.2 国内研究综述第12-17页
        1.2.3 研究现状评述第17-18页
    1.3 研究方法第18页
    1.4 技术路线第18-19页
    1.5 创新与不足第19-21页
第2章 村域规划的AGIL理论框架第21-28页
    2.1 AGIL理论视角的导入第21-22页
    2.2 协同治理:与AGIL理论的耦合第22-23页
    2.3 村域规划的AGIL系统运行框架第23-26页
        2.3.1 村域规划的AGIL功能分析第24-26页
        2.3.2 AGIL功能系统的协同运行第26页
    2.4 小结第26-28页
第3章 规划失效运行:基于M村规划系统分析第28-35页
    3.1 M村村域概况第28页
    3.2 M村村域规划编制及实施方案第28-32页
        3.2.1 社会环境(A):政策要求及现实需求第28-29页
        3.2.2 目标设定(G):解决住房问题,改善人居环境第29-30页
        3.2.3 资源整合(I):组建理事会,财政资金支持第30-32页
        3.2.4 价值文化(L):政策解读不到位,规划认同感低第32页
    3.3 规划成果:规划失效,工程烂尾第32-33页
    3.4 小结第33-35页
第4章 规划有效运行:基于J村规划系统分析第35-45页
    4.1 J村村域概况第35页
    4.2 J村村域规划编制及实施方案第35-42页
        4.2.1 社会环境(A):政策施惠,村域需要第35-36页
        4.2.2 目标设定(G):“三生合一”的目标价值体系第36-37页
        4.2.3 资源整合(I):政府与群众配合发展生产生活项目第37-41页
        4.2.4 价值文化(L):文化与规划思想融合,促成村规民约第41-42页
    4.3 规划成果:规划顺利落实,生产生活发展第42-44页
    4.4 小结第44-45页
第5章 两个典型案例的比较研究第45-52页
    5.1 社会环境不一,造成目标及思想差异第46-47页
    5.2 目标设定不同,致使项目相异及环境变化第47页
    5.3 资源结构的优化,影响理念形成及目标达成第47-49页
    5.4 价值理念的形成与否,关系主体参与和环境变化第49页
    5.5 系统健全和协作与否,影响村域规划成败第49-51页
    5.6 小结第51-52页
第6章 结论与讨论第52-54页
    6.1 结论第52-53页
    6.2 建议与讨论第53-54页
致谢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9页
附录A J村村域发展规划第59-62页
附录B 村干部访谈问卷第62-65页
附录C 村民访谈问卷第65-67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合作化时期不同分配政策下农民行为逻辑研究--基于河南省武陟县二铺营村的实证研究
下一篇:洪湖市Y镇“精准帮扶”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