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9-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1 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定义的研究 | 第9页 |
1.2.2 关于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与原则的研究 | 第9-10页 |
1.2.3 关于我国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 | 第10页 |
1.2.4 关于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原则及指标体系的研究 | 第10-11页 |
1.3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3.1 周期规律研究 | 第11页 |
1.3.2 房地产业供求关系研究 | 第11页 |
1.4 选题的目的意义 | 第11-12页 |
1.4.1 选题的目的 | 第11页 |
1.4.2 选题的意义 | 第11-12页 |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2-14页 |
1.5.1 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1.5.2 技术路线 | 第14页 |
2 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相关理论 | 第14-20页 |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5-16页 |
2.1.1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 第15页 |
2.1.2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第15-16页 |
2.1.3 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第16页 |
2.2 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6-18页 |
2.2.1 城市化理论 | 第17页 |
2.2.2 机会成本理论 | 第17页 |
2.2.3 系统工程理论 | 第17-18页 |
2.2.4 均衡理论 | 第18页 |
2.3 房地产业可持续均衡发展的意义 | 第18-20页 |
2.3.1 提高政府财政收入,提升土地价值 | 第19页 |
2.3.2 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及其结构的优化 | 第19页 |
2.3.3 改善居住环境,提高就业水平 | 第19-20页 |
3 包头市房地产业发展状况及影响因素 | 第20-28页 |
3.1 包头市房地产业发展历程状态 | 第20-22页 |
3.1.1 萌芽阶段(1980-1990 年) | 第20页 |
3.1.2 投资膨胀期(1990-1995 年) | 第20-21页 |
3.1.3 市场调整期(1996-1997 年) | 第21页 |
3.1.4 快速发展期(1998-2003 年) | 第21页 |
3.1.5 平稳发展期(2003-2007 年) | 第21-22页 |
3.1.6 波动上升期(2008-至今) | 第22页 |
3.2 影响包头市房地产业可持续均衡发展的主要因素 | 第22-28页 |
3.2.1 房地产市场因素 | 第22-23页 |
3.2.2 城市影响因素 | 第23-25页 |
3.2.3 社会经济因素 | 第25-26页 |
3.2.4 能耗影响因素 | 第26-28页 |
4 包头市房地产业可持续均衡发展程度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第28-39页 |
4.1 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程度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和方法 | 第28-30页 |
4.1.1 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程度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第28页 |
4.1.2 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程度评价指标体系确立的方法 | 第28-30页 |
4.2 包头市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第30-39页 |
4.2.1 初始指标体系 | 第30-31页 |
4.2.2 指标的筛选分析 | 第31-37页 |
4.2.3 指标体系的筛选确定 | 第37-39页 |
5 包头市房地产业可持续均衡发展程度评价 | 第39-45页 |
5.1 评价方法 | 第39-40页 |
5.2 包头市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程度评价 | 第40-45页 |
5.2.1 指标上下限的选取 | 第40-42页 |
5.2.2 评价结果计算 | 第42-43页 |
5.2.3 评价结果分析 | 第43-45页 |
6 包头市房地产业可持续均衡发展的对策 | 第45-50页 |
6.1 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控制管理 | 第45-47页 |
6.1.1 控制土地供应量,调整土地供应结构 | 第45-46页 |
6.1.2 加强房地产交易管理和产权管理 | 第46页 |
6.1.3 建立健全的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和预警体系 | 第46-47页 |
6.1.4 升骨干企业的综合实力 | 第47页 |
6.2 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 | 第47-48页 |
6.2.1 促进资源再利用,降低建筑成本 | 第47-48页 |
6.2.2 使用新能源,降低污染 | 第48页 |
6.3 保护环境、控制能耗 | 第48页 |
6.3.1 注重环境保护,促进协调发展 | 第48页 |
6.3.2 制定合理的城市规划 | 第48页 |
6.4 完善立法和依法行政 | 第48-50页 |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