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中国国内贸易经济论文--商品流通论文--电子贸易、网上贸易论文

我国P2P网络借贷的风险管理研究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1章 绪论第10-19页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第10-12页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2-15页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5-16页
    1.4 P2P网络借贷的理论基础第16-18页
    1.5 创新点第18-19页
第2章 我国P2P网络借贷的概述第19-26页
    2.1 P2P网络借贷的概念和起源第19页
    2.2 我国P2P网络借贷的发展历程第19-22页
        2.2.1 初始发展期第20页
        2.2.2 快速扩张期第20-21页
        2.2.3 风险爆发期第21-22页
        2.2.4 规范调整期第22页
    2.3 我国P2P网络借贷的主要运营模式第22-26页
        2.3.1 纯线上模式第23页
        2.3.2 线上结合线下模式第23-24页
        2.3.3 债权转让模式第24-26页
第3章 我国P2P网络借贷存在的风险——以e租宝为例第26-36页
    3.1 e租宝案例分析第26-32页
        3.1.1 e租宝事件介绍第26页
        3.1.2 e租宝运营模式第26-28页
        3.1.3 e租宝存在的问题第28-32页
    3.2 我国P2P网络借贷存在的风险第32-36页
        3.2.1 运营风险第32页
        3.2.2 操作风险第32-33页
        3.2.3 信用风险第33-34页
        3.2.4 流动性风险第34-35页
        3.2.5 法律风险第35-36页
第4章 我国P2P网络借贷成功经验分析——以宜人贷为例第36-43页
    4.1 宜人贷简介第36-37页
    4.2 宜人贷的借款模式第37-40页
        4.2.1 极速模式第37-38页
        4.2.2 精英模式第38页
        4.2.3 公积金模式第38-39页
        4.2.4 寿险模式第39-40页
    4.3 宜人贷的风险管理方式第40-43页
        4.3.1 创新和领先的风控技术第40页
        4.3.2 实现资金银行托管第40-41页
        4.3.3 实行风险准备金制度第41-43页
第5章 我国P2P网络借贷风险管理的建议第43-49页
    5.1 国外对P2P网络借贷的监管政策第43-44页
        5.1.1 英国对P2P网络借贷的监管第43页
        5.1.2 美国对P2P网络借贷的监管第43-44页
    5.2 我国P2P网络借贷风险管理的建议第44-49页
        5.2.1 完善我国政策监管体系第44-45页
        5.2.2 加强市场准入和退出监管第45页
        5.2.3 建立统一的信用评级系统第45-46页
        5.2.4 平台去担保化第46-47页
        5.2.5 建立银行资金存管制度第47页
        5.2.6 完善信息披露内容第47-49页
第6章 结论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4页
致谢第54-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分析指标体系研究
下一篇:中国—东盟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