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4 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模型方法 | 第13-20页 |
2.1 理论基础 | 第13-15页 |
2.1.1 外部性理论 | 第13-14页 |
2.1.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4-15页 |
2.2 模型方法 | 第15-20页 |
2.2.1 VAR模型 | 第15-18页 |
2.2.2 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 | 第18-20页 |
第3章 德国经济发展与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 | 第20-27页 |
3.1 德国经济发展现状 | 第20-24页 |
3.1.1 德国经济发展现状 | 第20-21页 |
3.1.2 德国人口发展现状 | 第21-23页 |
3.1.3 德国产业发展现状 | 第23-24页 |
3.2 德国可再生能源发展与碳排放现状 | 第24-27页 |
3.2.1 德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 | 第24-25页 |
3.2.2 德国碳排放发展现状 | 第25-27页 |
第4章 德国可再生能源、工业化率与碳排放的动态关系 | 第27-39页 |
4.1 数据与模型变量 | 第27-28页 |
4.1.1 数据来源 | 第27-28页 |
4.1.2 模型变量 | 第28页 |
4.2 VAR模型的构建 | 第28-33页 |
4.2.1 单位根检验 | 第28-29页 |
4.2.2 Johansen协整检验 | 第29-32页 |
4.2.3 碳排放量与可再生能源占比之间的关系 | 第32-33页 |
4.2.4 碳排放量与能源强度之间的关系 | 第33页 |
4.2.5 碳排放量与工业化率的关系 | 第33页 |
4.3 脉冲响应分析 | 第33-36页 |
4.3.1 碳排放量自身影响 | 第35页 |
4.3.2 能源强度对碳排放量的影响 | 第35页 |
4.3.3 可再生能源占比对碳排放量的影响 | 第35页 |
4.3.4 工业化冲击对碳排放的影响 | 第35-36页 |
4.4 方差分解分析 | 第36-39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39-40页 |
5.1 结论 | 第39页 |
5.2 展望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4页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