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全膝关节假体的个性化设计与验证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膝关节的医学知识简介 | 第12-14页 |
1.2.1 膝关节的解剖结构 | 第12-13页 |
1.2.2 膝关节的运动特点 | 第13-14页 |
1.2.3 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简介 | 第14页 |
1.3 膝关节假体的概述 | 第14-20页 |
1.3.1 膝关节假体的发展 | 第14-17页 |
1.3.2 膝关节假体的发展趋势 | 第17-18页 |
1.3.3 膝关节假体的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1.3.4 假体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 第20页 |
1.4 课题概述 | 第20-23页 |
1.4.1 课题来源 | 第20-21页 |
1.4.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1页 |
1.4.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第二章 实验设备与方法 | 第23-36页 |
2.1 引言 | 第23页 |
2.2 激光选区熔化技术成型设备 | 第23-25页 |
2.3 实验设备与实验方法 | 第25-32页 |
2.3.1 实验设备 | 第25-28页 |
2.3.2 实验方法 | 第28-32页 |
2.4 设计方法与设计原则 | 第32-34页 |
2.4.1 逆向设计方法 | 第32-33页 |
2.4.2 个性化设计的方法与目标 | 第33-3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第三章 膝关节假体的个性化设计 | 第36-48页 |
3.1 引言 | 第36页 |
3.2 假体的逆向设计 | 第36-41页 |
3.2.1 下肢力线的重建 | 第36-39页 |
3.2.2 个性化截骨 | 第39-40页 |
3.2.3 解剖特征的提取 | 第40-41页 |
3.3 假体的正向设计 | 第41-44页 |
3.3.1 假体轮廓的个性化设计 | 第41-42页 |
3.3.2 关节曲面的个性化设计 | 第42-44页 |
3.4 假体匹配性分析 | 第44-47页 |
3.4.1 假体的匹配性 | 第44-45页 |
3.4.2 覆盖率与重合度 | 第45-4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假体的匹配性分析 | 第48-62页 |
4.1 引言 | 第48页 |
4.2 模拟植入实验 | 第48-51页 |
4.2.1 膝关节与假体模型的三维重建 | 第48-49页 |
4.2.2 假体的设计与模拟植入 | 第49-51页 |
4.3 截骨面覆盖率分析 | 第51-59页 |
4.3.1 股骨远端截骨面覆盖率测量 | 第51-53页 |
4.3.2 胫骨平台截骨面覆盖率测量 | 第53-54页 |
4.3.3 股骨截骨面覆盖率分析 | 第54-58页 |
4.3.4 胫骨平台覆盖率分析 | 第58-59页 |
4.4 假体重合度分析 | 第59-60页 |
4.4.1 股骨假体重合度的测量 | 第59页 |
4.4.2 结果与分析 | 第59-6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五章 个性化假体的植入实验与运动分析 | 第62-74页 |
5.1 引言 | 第62页 |
5.2 假体的植入实验 | 第62-65页 |
5.2.1 下肢数据采集 | 第62-63页 |
5.2.2 假体的个性化设计 | 第63-64页 |
5.2.3 假体的加工与后处理 | 第64-65页 |
5.2.4 假体的植入 | 第65页 |
5.3 屈膝轨迹的测量 | 第65-69页 |
5.3.1 实验设备与材料 | 第65-66页 |
5.3.2 测量方法 | 第66-67页 |
5.3.3 测量结果 | 第67-69页 |
5.4 讨论与分析 | 第69-72页 |
5.4.1 下肢力线重建效果 | 第69-70页 |
5.4.2 内外翻角的重建效果 | 第70-71页 |
5.4.3 内外旋角的重建效果 | 第71-72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4-77页 |
一、全文研究成果总结 | 第74-75页 |
二、本文研究工作的不足 | 第75页 |
三、研究展望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3-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
附件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