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英文缩略表 | 第10-11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19页 |
1.1 木霉菌简介 | 第11页 |
1.2 根结线虫的危害 | 第11页 |
1.3 根结线虫的防治 | 第11-12页 |
1.4 木霉的生防机理及对植物的促生作用 | 第12-16页 |
1.4.1 木霉的生防机理 | 第12-16页 |
1.4.2 木霉对植物的促生作用 | 第16页 |
1.5 木酶的次级代谢产物 | 第16-18页 |
1.6 本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1.6.1 本研究的背景和目的意义 | 第18页 |
1.6.2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8页 |
1.6.3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第二章 钩状木霉T21菌株诱导番茄抗根结线虫作用 | 第19-25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19-21页 |
2.1.1 材料 | 第19页 |
2.1.2 方法 | 第19-21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21-23页 |
2.2.1 钩状木霉T21菌株的形态观察 | 第21页 |
2.2.2 钩状木霉T21菌株在番茄根部的内生性 | 第21-22页 |
2.2.3 钩状木霉T21菌株诱导番茄抗根结线虫的分根试验 | 第22-23页 |
2.3 结论与讨论 | 第23-25页 |
第三章 钩状木霉T21菌株基因组的分析 | 第25-42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25-28页 |
3.1.1 材料 | 第25-26页 |
3.1.2 方法 | 第26-28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28-41页 |
3.2.1 基因组测序和组装 | 第28页 |
3.2.2 钩状木霉T21菌株基因集的精准预测 | 第28-30页 |
3.2.3 钩状木霉T21菌株次级代谢产物预测及分泌蛋白预测 | 第30-31页 |
3.2.4 根据互作转录组数据筛选显著表达的基因 | 第31-35页 |
3.2.5 PKS及NRPS的结构域进化树构建 | 第35-41页 |
3.3 结论与讨论 | 第41-42页 |
第四章 全文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51页 |
附录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作者简历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