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页 |
1.2 内高压成形技术概述 | 第10-14页 |
1.2.1 内高压成形技术原理及工艺过程 | 第10-11页 |
1.2.2 内高压成形机组成及主要功能 | 第11-13页 |
1.2.3 内高压成形技术实际应用 | 第13-14页 |
1.3 内高压成形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1 内高压成形机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2 内高压成形机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3 内高压成形两侧缸位置同步控制研究现状 | 第16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 | 第16-18页 |
第2章 单侧缸电液比例控制系统数学模型 | 第18-29页 |
2.1 电液比例控制系统 | 第18-20页 |
2.1.1 电液比例控制系统特点及构成 | 第18-19页 |
2.1.2 内高压成形两侧缸位置同步电液比例控制系统的设计 | 第19-20页 |
2.2 单侧缸电液比例控制系统液压动力机构分析 | 第20-25页 |
2.2.1 比例换向阀的负载流量方程 | 第21-23页 |
2.2.2 非对称液压缸的负载流量方程 | 第23-24页 |
2.2.3 非对称液压缸的力方程 | 第24页 |
2.2.4 非对称动力机构的数学模型 | 第24-25页 |
2.3 单侧缸电液比例控制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25-27页 |
2.4 系统设计参数 | 第27-2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内高压成形两侧缸位置同步控制仿真研究 | 第29-42页 |
3.1 同步控制策略的选择 | 第29-30页 |
3.2 传统PID控制器仿真研究 | 第30-34页 |
3.2.1 PID控制器原理 | 第30-31页 |
3.2.2 两侧缸位置同步控制系统PID仿真 | 第31-34页 |
3.3 自抗扰控制器设计及仿真研究 | 第34-40页 |
3.3.1 自抗扰控制器设计原理 | 第34-37页 |
3.3.2 两侧缸位置同步控制系统自抗扰仿真 | 第37-4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4章 两侧缸位置同步控制试验平台设计及试验研究 | 第42-56页 |
4.1 模拟试验平台液压控制系统 | 第42-44页 |
4.1.1 模拟试验平台液压控制系统组成 | 第42-43页 |
4.1.2 模拟试验平台传感器选择 | 第43-44页 |
4.2 模拟试验平台电气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第44-48页 |
4.2.1 主控制器选择 | 第44-45页 |
4.2.2 输入输出点统计及模块数量确定 | 第45-46页 |
4.2.3 模拟试验平台电气控制系统组成 | 第46-48页 |
4.3 模拟试验平台电气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第48-52页 |
4.3.1 下位机STEP 7 软件编程 | 第48-51页 |
4.3.2 上位机Win CC监控界面的设计 | 第51-52页 |
4.4 模拟试验平台试验研究及分析 | 第52-55页 |
4.4.1 单侧缸位置PID控制试验 | 第53-54页 |
4.4.2 两侧缸位置同步控制试验 | 第54-5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作者简介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