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6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页 |
1.2 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15-16页 |
第2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及其覆盖研究 | 第16-24页 |
2.1 无线传感器网络主要组成与概述 | 第16-18页 |
2.2 无线传感器网络关键技术 | 第18-19页 |
2.3 无线传感器网络覆盖研究 | 第19-22页 |
2.3.1 覆盖中的基本概念 | 第19-20页 |
2.3.2 覆盖问题的分类 | 第20-21页 |
2.3.3 节点的感知模型 | 第21-22页 |
2.3.4 覆盖的意义 | 第22页 |
2.4 无线传感器网络覆盖常用评价指标 | 第22-2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3章 基于虚拟力的同构移动传感器网络节点覆盖算法 | 第24-35页 |
3.1 引言 | 第24页 |
3.2 基本虚拟力覆盖算法描述 | 第24-26页 |
3.2.1 节点所受虚拟力模型 | 第24-25页 |
3.2.2 存在的问题 | 第25-26页 |
3.3 基于密集度的虚拟力覆盖算法 | 第26-30页 |
3.3.1 网络模型及假设 | 第26页 |
3.3.2 虚拟力模型 | 第26-28页 |
3.3.3 虚拟力参数优化 | 第28-29页 |
3.3.4 引入密集度定义 | 第29-30页 |
3.4 优化算法实现的伪代码 | 第30-31页 |
3.5 仿真实验 | 第31-34页 |
3.5.1 仿真参数设置 | 第31页 |
3.5.2 实验结果分析 | 第31-34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4章 基于虚拟力的异构移动传感器网络节点覆盖算法 | 第35-44页 |
4.1 引言 | 第35-36页 |
4.2 基于网格的虚拟力覆盖算法 | 第36-40页 |
4.2.1 网络模型及假设 | 第36页 |
4.2.2 异构移动传感器网络理想覆盖 | 第36-37页 |
4.2.3 区域覆盖建模 | 第37-38页 |
4.2.4 节点移动距离公式的修正 | 第38-39页 |
4.2.5 基于网格的虚拟力覆盖算法描述 | 第39-40页 |
4.3 优化算法实现的伪代码 | 第40-41页 |
4.4 仿真实验 | 第41-43页 |
4.4.1 仿真参数设置 | 第41页 |
4.4.2 实验结果分析 | 第41-4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结论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