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奥古斯丁的时间观及哲学史意义
|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页 |
| 绪论 | 第7-14页 |
|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7-8页 |
| 1.研究背景 | 第7页 |
| 2.研究意义 | 第7-8页 |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 1.国内研究现状 | 第8-9页 |
| 2.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 (三)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 1.理论意义 | 第10页 |
| 2.现实意义 | 第10-11页 |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 1.研究思路 | 第11页 |
| 2.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 (五)本文的创新之处和大致框架 | 第12-14页 |
| 1.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2页 |
| 2.本文的大致框架 | 第12-14页 |
| 一、古希腊的时间观 | 第14-23页 |
| (一)古希腊早期的时间概述 | 第14-16页 |
| (二)中期:柏拉图的时间观 | 第16-18页 |
| 1.时间与理念 | 第16-17页 |
| 2.时间与运动 | 第17页 |
| 3.时间与空间 | 第17-18页 |
| (三)中期:亚里士多德时间观 | 第18-21页 |
| (四)晚期:普罗提诺的时间观 | 第21-23页 |
| 二、奥古斯丁的内在时间观 | 第23-38页 |
| (一)时间与存在 | 第23-28页 |
| 1.时间与创世 | 第23-25页 |
| 2.时间能否存在的困境 | 第25页 |
| 3.时间存在的形式 | 第25-27页 |
| 4.对时间与存在的反思 | 第27-28页 |
| (二)时间与物体运动的关系 | 第28-30页 |
| (三)时间与永恒 | 第30-32页 |
| 1.驳摩尼教诘难 | 第30-31页 |
| 2.心灵之所向-永恒 | 第31-32页 |
| (四)时间的本质 | 第32-38页 |
| 三、奥古斯丁对“时间”的分析特色 | 第38-46页 |
| (一)奥古斯丁对“时间”的独特理解 | 第38-43页 |
| 1.时间的起源 | 第38-39页 |
| 2.时间和运动的关系 | 第39-43页 |
| (二)奥古斯丁时间分析的“特色” | 第43-46页 |
| 1.心理时间 | 第44页 |
| 2.“内时间”分析法 | 第44-46页 |
| 四、奥古斯丁时间观的哲学史意义 | 第46-54页 |
| (一)奥古斯丁时间观的意义 | 第46-48页 |
| (二)奥古斯丁时间观对后世哲学家的影响 | 第48-54页 |
| 1.奥古斯丁时间观对康德的影响 | 第49-51页 |
| 2.奥古斯丁时间观对海德格尔的影响 | 第51-54页 |
| 五、结语 | 第54-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