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财政、国家财政论文--中国财政论文--国家公债、债券、外债论文

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预警机制构建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绪论第11-16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研究思路、方法与框架体系第12-13页
        1.2.1 研究思路第12-13页
        1.2.2 研究方法第13页
    1.3 文献综述第13-15页
        1.3.1 国外文献综述第13页
        1.3.2 国内文献综述第13-14页
        1.3.3 自己的见解第14-15页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第15-16页
        1.4.1 本文的创新第15页
        1.4.2 本文的不足第15-16页
2 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地方政府性债务及其风险形成原理第16-22页
    2.1 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地方政府性债务第16-18页
        2.1.1 新型城镇化建设第16页
        2.1.2 地方政府性债务第16-17页
        2.1.3 地方政府性债务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联系第17-18页
    2.2 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及成因分析第18-19页
        2.2.1 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第18页
        2.2.2 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成因分析第18-19页
    2.3 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形成机理分析第19-22页
        2.3.1 风险源分析第19页
        2.3.2 风险传导机制分析第19-20页
        2.3.3 风险受体分析第20-22页
3 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预警机制系统建设第22-25页
    3.1 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预警相关概念第22-23页
        3.1.1 风险预警的含义第22页
        3.1.2 风险预警的原则第22页
        3.1.3 风险预警的组织体系第22-23页
        3.1.4 风险预警的基本流程第23页
    3.2 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预警机制构建原则第23-24页
        3.2.1 “路径依赖”原则第23页
        3.2.2 “诱发联动”原则第23页
        3.2.3 “内外兼顾”原则第23-24页
    3.3 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预警机制系统构造第24-25页
        3.3.1 风险预警指标评价系统第24页
        3.3.2 风险预警信息处理系统第24页
        3.3.3 风险预警分析管理系统第24页
        3.3.4 风险预警人员组织系统第24-25页
4 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构建第25-30页
    4.1 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选择原则与框架内容第25-26页
        4.1.1 风险预警指标体系选择原则第25页
        4.1.2 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框架内容第25-26页
    4.2 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指标值确定第26-28页
        4.2.1 风险预警指标值的确定思路第26页
        4.2.2 风险预警指标取值的确定第26-28页
    4.3 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预警评价模型第28-30页
5 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预警机制保障措施第30-34页
    5.1 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防范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的规范建设第30-31页
        5.1.1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第30页
        5.1.2 加强监督管理力度第30-31页
    5.2 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防范地方政府性债务的信息化建设第31-32页
        5.2.1 建立综合信息平台第31页
        5.2.2 完善信息化程序第31-32页
        5.2.3 开发审计软件系统第32页
    5.3 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防范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的预警队伍建设第32-34页
        5.3.1 加快风险预警人员的培养速度第32-33页
        5.3.2 加强与民间审计组织的合作力度第33-34页
6 A省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预警案例分析第34-38页
    6.1 A省地方政府性债务性案例资料第34-35页
        6.1.1 A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第34页
        6.1.2 A省地方政府性债务发展现状第34-35页
    6.2 A省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预警数据处理第35-36页
    6.3 A省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预警风情管理第36-38页
参考文献第38-40页
致谢第40页

论文共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第三方支付对我国金融稳定影响的研究
下一篇:我国保险代理公司经营效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