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试剂与纯化学品的生产论文--吸附剂论文--活性炭论文

复合活化剂制备稻壳活性炭及其综合利用

致谢第3-4页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前言第10-21页
    1.1 稻壳第10-11页
        1.1.1 稻壳的形态和物理性质第10页
        1.1.2 稻壳的成分第10-11页
        1.1.3 稻壳的应用第11页
    1.2 活性炭第11-17页
        1.2.1 活性炭结构第12页
        1.2.2 活性炭表面性第12-14页
        1.2.3 活性炭制备方式第14-15页
        1.2.4 稻壳活性炭研究现状第15-17页
    1.3 吸附法处理染料废水第17-18页
        1.3.1 染料废水的处理现状第17页
        1.3.2 吸附理论第17-18页
        1.3.3 影响吸附的因素第18页
    1.4 活性炭的再生第18页
        1.4.1 热再生法[33]第18页
        1.4.2 化学药品再生第18页
        1.4.3 电化学再生第18页
    1.5 二氧化硅的制备第18-19页
        1.5.1 二氧化硅概述第18页
        1.5.2 二氧化硅的制备方式第18-19页
    1.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第19-21页
        1.6.1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9页
        1.6.2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创新之处第19-21页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21-29页
    2.1 实验材料第21-22页
        2.1.1 实验原料和试剂第21页
        2.1.2 实验仪器和设备第21-22页
    2.2 实验方法第22-29页
        2.2.1 稻壳基本性质的测定第22-24页
        2.2.2 稻壳活性炭的制备第24页
        2.2.3 稻壳活性炭的表征第24-26页
        2.2.4 品红和甲基橙模拟废水溶液的配制及标准曲线的测定第26-27页
        2.2.5 稻壳活性炭对染料的静态吸附实验第27页
        2.2.6 脱附实验第27页
        2.2.7 再生实验第27页
        2.2.8 稻壳活性炭对染料的动态吸附实验第27-28页
        2.2.9 二氧化硅的制备第28-29页
第三章 稻壳活性炭的制备及表征第29-47页
    3.1 稻壳的基本性质第29-31页
        3.1.1 稻壳的组成第29页
        3.1.2 稻壳热解特性第29-31页
    3.2 稻壳活性炭制备的单因素实验第31-36页
        3.2.1 氯化锌浓度的影响第31-32页
        3.2.2 氯化铜浓度的影响第32-33页
        3.2.3 活化温度的影响第33-35页
        3.2.4 活化时间的影响第35-36页
    3.3 最佳工艺条件确定第36-39页
        3.3.1 正交实验第36-38页
        3.3.2 最佳制备条件的验证实验第38-39页
    3.4 稻壳活性炭的表征第39-46页
        3.4.1 活性炭的孔隙结构第39-40页
        3.4.2 稻壳活性炭的表面形态第40-41页
        3.4.3 稻壳活性炭的红外光谱分析第41-42页
        3.4.4 稻壳活性炭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第42-44页
        3.4.5 稻壳活性炭的零电荷点第44-45页
        3.4.6 稻壳活性炭的X射线衍射分析第45-46页
    3.5 小结第46-47页
第四章 稻壳活性炭对染料的静态吸附研究第47-62页
    4.1 稻壳活性炭对染料的静态吸附实验第47-60页
        4.1.1 稻壳活性炭添加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第47-48页
        4.1.2 初始浓度对吸附的影响第48-49页
        4.1.3 溶液pH对吸附的影响第49-50页
        4.1.4 盐浓度对吸附的影响第50-51页
        4.1.5 吸附等温线第51-55页
        4.1.6 吸附平衡时间第55-56页
        4.1.7 吸附动力学的研究第56-60页
    4.2 脱附实验第60-61页
    4.3 再生与吸附实验第61页
    4.4 小结第61-62页
第五章 稻壳活性炭对水中有机物的动态吸附性能研究第62-68页
    5.1 进水浓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第62-63页
    5.2 溶液流速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第63页
    5.3 稻壳活性炭粒度对吸附的影响第63-64页
    5.4 稻壳活性炭添加量对吸附的影响第64-65页
    5.5 吸附柱的再生第65-67页
    5.6 小结第67-68页
第六章 二氧化硅的制备第68-73页
    6.1 二氧化硅的晶型第68-69页
    6.2 二氧化硅的纯度第69-71页
    6.3 二氧化硅的形态结构第71-72页
    6.4 小结第72-73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73-7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配煤法制备柱状净水活性炭的研究
下一篇:亚硫酸氢镁预处理玉米秸秆制备乙醇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