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基础科学论文--建筑物理学论文--建筑热工学论文--建筑物围护结构热工技术论文

杭州地区建筑围护结抅节能技术与建筑能耗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0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10-13页
        1.1.1 能源短缺与环境污染问题第10-11页
        1.1.2 国外建筑能耗现状第11页
        1.1.3 我国建筑能耗现状第11-13页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3-14页
        1.2.1 论文的研究目的第13页
        1.2.2 论文的研究意义第13-14页
    1.3 国内外建筑节能研究现状第14-17页
        1.3.1 国外建筑节能发展现状第14-15页
        1.3.2 国外建筑能耗影响因素研究现状第15-16页
        1.3.3 国内建筑节能现状第16-17页
        1.3.4 国内建筑节能影响因素研究现状第17页
    1.4 主要研究内容第17-20页
第二章 杭州地区建筑热环境状况及能耗现状调查第20-30页
    2.1 杭州地区建筑热环境状况分析第20-23页
        2.1.1 杭州地区气候特征第20-21页
        2.1.2 杭州地区建筑热环境状况第21-23页
    2.2 杭州地区建筑能耗现状调查第23-27页
        2.2.1 杭州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能源形势第23-24页
        2.2.2 杭州地区房屋建筑建设与设计状况第24页
        2.2.3 杭州地区居民用电情况调查第24-27页
    2.3 建筑能耗问题分析第27-29页
        2.3.1 影响建筑能耗的因素第28页
        2.3.2 降低建筑能耗的基本途径第28-29页
    2.4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三章 建筑围护结构热工设计指标和节能技术研究第30-40页
    3.1 规定性指标与性能性指标第30-31页
    3.2 建筑围护结构热工设计特点第31-32页
    3.3 墙体节能技术第32-34页
        3.3.1 外墙保温技术类型第32-33页
        3.3.2 外墙外保温材料及技术体系第33-34页
    3.4 屋面节能技术第34-36页
        3.4.1 屋面保温节能技术第34-35页
        3.4.2 倒置式屋面节能技术第35页
        3.4.3 屋面绿化节能技术第35-36页
    3.5 外窗及遮阳节能技术第36-38页
        3.5.1 外窗开启形式第36页
        3.5.2 窗框材料第36-37页
        3.5.3 玻璃类型第37-38页
        3.5.4 遮阳形式第38页
    3.6 本章小结第38-40页
第四章 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贡献率的模拟分析第40-48页
    4.1 建筑概况第40-42页
        4.1.1 模拟建筑选择第40-41页
        4.1.2 建筑模型围护结构第41页
        4.1.3 采暖空调设计参数第41-42页
    4.2 建筑节能技术的节能贡献率第42页
    4.3 围护结构节能技术节能贡献率分析第42-47页
        4.3.1 墙体节能技术第42-44页
        4.3.2 屋面节能技术第44-45页
        4.3.3 外窗节能技术第45-46页
        4.3.4 遮阳节能技术第46-47页
    4.4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五章 能耗回归预测模型验证第48-58页
    5.1 能耗回归预测模型第48-52页
        5.1.1 围护结构主要影响因素的选取第48-50页
        5.1.2 回归方程式的确立第50-51页
        5.1.3 能耗回归预测模型分析第51-52页
    5.2 能耗回归预测模型的验证第52-57页
        5.2.1 模拟验证第52-54页
        5.2.2 模拟验证总结第54-55页
        5.2.3 调研案例验证第55-56页
        5.2.4 能耗回归预测模型的验证分析第56-57页
    5.3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六章 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技术应用研究第58-70页
    6.1 工程概况第58页
    6.2 节能设计方案第58-64页
        6.2.1 外墙节能设计第59-60页
        6.2.2 屋面节能设计第60-61页
        6.2.3 门窗节能设计第61-63页
        6.2.4 其它部位节能设计第63-64页
    6.3 建筑节能效果评估第64-69页
        6.3.1 建筑节能规定性指标的效果评估第64-67页
        6.3.2 建筑节能综合指标的效果评估第67-69页
    6.4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70-74页
    7.1 主要研究成果第70-71页
    7.2 进一步的工作方向第71-74页
致谢第74-76页
参考文献第76-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规则框架结构连续倒塌的动力效应研究
下一篇:高能级强夯处理填土地基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