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世界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金融危机论文

美日中央银行金融危机管理比较研究

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10页
第1章 绪论第16-23页
    1.1 研究背景第16-17页
    1.2 研究意义第17-20页
    1.3 结构框架和内容安排第20-22页
        1.3.1 结构框架第20-21页
        1.3.2 内容安排第21-22页
    1.4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第22-23页
第2章 中央银行金融危机管理的理论综述第23-36页
    2.1 金融危机管理的概念界定第23-24页
    2.2 金融危机管理的理论框架第24-32页
        2.2.1 金融监管理论第24-26页
        2.2.2 最后贷款人理论第26-30页
        2.2.3 金融虚拟性理论第30-32页
    2.3 中央银行金融危机管理的相关研究第32-36页
        2.3.1 中央银行的金融稳定职能第32页
        2.3.2 不同角度研究的最新成果第32-36页
第3章 金融危机事前管理:政策性预警模型比较第36-68页
    3.1 中央银行的政策性工具:DSGE 模型第36-42页
        3.1.1 DSGE 模型的历史发展第37-39页
        3.1.2 DSGE 模型的基本结构第39-42页
    3.2 DSGE 框架下的美联储与日本银行第42-54页
        3.2.1 美日央行 DSGE 模型的基础思想第42-44页
        3.2.2 美日央行 DSGE 模型的基本框架第44-54页
    3.3 DSGE 模型的政策性应用——以美联储为例第54-58页
        3.3.1 冲击类型第54-56页
        3.3.2 脉冲响应第56-58页
    3.4 政策性预警工具的创新——以日本银行为例第58-68页
        3.4.1 FMM 与 DSGE 及其他计量模型比较第59-61页
        3.4.2 FMM 的基本思想与设定第61-64页
        3.4.3 FMM 与 DSGE 模型:参考利率&货币政策第64-68页
第4章 金融危机事中管理:常规货币政策措施比较第68-86页
    4.1 对金融危机事中管理认知的嬗变第68-76页
        4.1.1 美联储的经验与教训——“大萧条”的遗产第68-71页
        4.1.2 日本银行的无奈与争论——“泡沫经济”的诟病第71-73页
        4.1.3 美日之间的互动——“学习效应”第73-76页
    4.2 美日央行常规货币政策措施比较第76-80页
        4.2.1 常规货币政策措施工具类型与传导机制第76-78页
        4.2.2 常规货币政策措施特点与效果第78-80页
    4.3 美日央行利率政策措施比较第80-86页
第5章 金融危机事中管理:非常规货币政策措施比较第86-105页
    5.1 美日央行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创新第86-92页
        5.1.1 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类型与特点第86-90页
        5.1.2 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运用的差异第90-92页
    5.2 美日央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措施第92-95页
        5.2.1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概念及特征第92-93页
        5.2.2 美联储的“信用宽松”与日本银行的“数量宽松”第93-95页
    5.3 美日央行资产负债表的规模与结构第95-105页
        5.3.1 “量化宽松”与资产负债表的关系第95-97页
        5.3.2 “量化宽松”与零利率政策的关系第97-100页
        5.3.3 资产负债表的决定性因素比较第100-105页
第6章 金融危机事后管理:央行职能完善措施比较第105-118页
    6.1 次贷危机后美联储职能的完善第105-108页
        6.1.1 美联储相关职能受限第105页
        6.1.2 最后贷款人职能完善第105-107页
        6.1.3 信息发布及其透明度第107-108页
    6.2 《Dodd-Frank 法案》框架下的金融危机管理改革第108-111页
        6.2.1 美联储独立性的削弱第108-109页
        6.2.2 第三方监管的确立第109-110页
        6.2.3 BCFP 的成立第110-111页
    6.3 金融体制改革下日本银行职能的完善第111-118页
        6.3.1 金融监管的渐进式改革第111-115页
        6.3.2 日本存款保险制度的完善第115-116页
        6.3.3 日本银行永久性职能的确立第116-118页
第7章 比较与统一:综合性视角的评析第118-129页
    7.1 金融危机管理的目的——危机转嫁第118-126页
        7.1.1 金融创新的风险——以次贷危机为例第118-119页
        7.1.2 金融倾斜“迷失陷阱”第119-122页
        7.1.3 监管改革与危机转嫁第122-126页
    7.2 金融危机管理的实质——一个货币的视角第126-129页
        7.2.1 不同阶段的危机管理第126-127页
        7.2.2 中央银行的金融稳定职能第127-129页
参考文献第129-137页
致谢第137-138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第138-139页

论文共13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DNA链置换反应的新型核酸适配体荧光探针的构建及应用研究
下一篇:聚合物纳米胶束经肺部给药后缓释、吸收与转运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