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金属结构论文--组合结构论文

FRP约束回收砌体骨料混凝土圆柱轴压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6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4-17页
        1.1.1 再生砌体骨料混凝土第14-15页
        1.1.2 FRP约束混凝土第15-16页
        1.1.3 FRP约束再生砌体骨料混凝土第16-17页
    1.2 研究现状第17-24页
        1.2.1 再生砌体骨料混凝土第17-19页
        1.2.2 FRP约束混凝土第19-20页
        1.2.3 FRP约束再生砌体骨料混凝土第20-24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4-26页
第二章 实验方案第26-40页
    2.1 试验概况第26-33页
        2.1.1 试验所用材料及材料性能第26-28页
        2.1.2 试件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第28-30页
        2.1.3 试件设计第30-33页
    2.2 测试方法第33-40页
        2.2.1 加载模式第33-34页
        2.2.2 测量方案第34-35页
        2.2.3 试件制作过程及精度保证第35-40页
第三章 FRP约束再生砌体骨料混凝土单调轴压试验研究第40-97页
    3.1 主要试验结果与破坏模态第40-46页
        3.1.1 主要试验结果第40-41页
        3.1.2 试件破坏过程及模态第41-46页
    3.2 未约束再生砌体骨料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第46-51页
        3.2.1 应力应变关系第46-48页
        3.2.2 抗压强度第48-49页
        3.2.3 弹性模量第49-50页
        3.2.4 极限轴向应变和泊松比第50-51页
    3.3 FRP约束再生砌体骨料混凝土单调轴压的应力-应变关系第51-56页
        3.3.1 不同FRP约束刚度下的应力-应变关系第51-54页
        3.3.2 不同再生砌体骨料混凝土取代率下的应力-应变关系第54-56页
    3.4 膨胀性能第56-65页
        3.4.1 侧向应变-轴向应变关系第56-61页
        3.4.2 轴向应力-体积应变关系第61-65页
    3.5 FRP约束再生砌体骨料混凝土受压力学性能第65-68页
        3.5.1 极限轴向应变第65-66页
        3.5.2 抗压强度第66-68页
    3.6 轴压试验结果与混凝土应力-应变模型的对比第68-85页
        3.6.1 所使用模型概况第68-73页
        3.6.2 试验获得应力-应变曲线与模型的对比和分析第73-77页
        3.6.3 膨胀性能第77-83页
        3.6.4 极限状态与模型预测比较和分析第83-85页
    3.7 本章小结第85-88页
    附录一第88-97页
第四章 FRP约束再生砌体骨料混凝土循环轴压试验研究第97-175页
    4.1 单调轴压试件对照组试验结果第97-110页
        4.1.1 应力-应变关系第98-103页
        4.1.2 膨胀性能第103-107页
        4.1.3 抗压强度第107-108页
        4.1.4 极限状态第108-110页
    4.2 主要实验结果与破坏模态第110-115页
        4.2.1 主要实验结果第110页
        4.2.2 试验破坏过程及模态第110-115页
    4.3 循环轴压试件应力-应变关系第115-132页
        4.3.1 加载模式A第115-121页
        4.3.2 加载模式B第121-127页
        4.3.3 加载模式C第127-132页
    4.4 循环轴压试件膨胀性能第132-141页
        4.4.1 侧向应变-轴向应变关系第132-136页
        4.4.2 轴向应力-体积应变关系第136-141页
    4.5 循环轴压试验结果与混凝土应力-应变模型的对比第141-162页
        4.5.1 循环轴压模型概况第141-144页
        4.5.2 应力-应变关系的试验曲线与模型预测曲线的对比和分析第144-159页
        4.5.3 塑形变形的试验值与模型预测值的对比和分析第159-162页
    4.6 本章小结第162-163页
    附录二第163-175页
结论第175-178页
    主要结论第175-177页
    研究不足及展望第177-178页
参考文献第178-18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第184-186页
致谢第186页

论文共1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GFRP-钢复合管约束再生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下一篇: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沂蒙山区镇村体系空间模式与规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