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老年教育问题的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8页 |
1.1 研究的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1.2.1 研究的目的 | 第12-13页 |
1.2.2 研究的意义 | 第13页 |
1.3 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13-17页 |
1.3.1 国外研究状况 | 第13-14页 |
1.3.2 国内研究状况 | 第14-17页 |
1.4 论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第17页 |
1.5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17页 |
1.6 论文特色 | 第17-18页 |
第2章 哈尔滨市老年教育状况 | 第18-25页 |
2.1 哈尔滨市老年教育机构状况 | 第18-23页 |
2.1.1 省、市级老年教育机构及协会 | 第19-21页 |
2.1.2 区县级老年教育机构 | 第21页 |
2.1.3 企业办老年教育机构 | 第21-22页 |
2.1.4 福利院办老年教育机构 | 第22页 |
2.1.5 其他老年教育机构 | 第22-23页 |
2.2 哈尔滨市老年教育需求 | 第23页 |
2.3 周边地区老年教育状况 | 第23-2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哈尔滨市老年教育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25-35页 |
3.1 哈尔滨市老年教育存在问题 | 第25-30页 |
3.1.1 专项政策法规缺失 | 第25-26页 |
3.1.2 办学体制僵化 | 第26-27页 |
3.1.3 各教育模式比重失衡 | 第27-29页 |
3.1.4 教育内容不丰富 | 第29页 |
3.1.5 管理机制不完善 | 第29-30页 |
3.2 政府层面的原因 | 第30-33页 |
3.2.1 对老年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 第30页 |
3.2.2 专项法规建设缺位 | 第30-31页 |
3.2.3 中长期发展规划缺位 | 第31页 |
3.2.4 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的力度不足 | 第31-32页 |
3.2.5 长效投入保障机制未建立 | 第32页 |
3.2.6 行政管理体系尚未建立 | 第32-33页 |
3.3 社会组织层面的原因 | 第33-34页 |
3.3.1 高校缺位老年教育建设 | 第33页 |
3.3.2 农村集体组织参与不足 | 第33-34页 |
3.3.3 老年大学协会未发挥应有作用 | 第3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4章 国内外老年教育比较分析及经验借鉴 | 第35-46页 |
4.1 国内外老年教育的比较分析 | 第35-42页 |
4.1.1 政策法规建设 | 第35-36页 |
4.1.2 办学体制 | 第36-37页 |
4.1.3 教育模式 | 第37-40页 |
4.1.4 教育内容 | 第40-41页 |
4.1.5 管理机制 | 第41-42页 |
4.2 国内外老年教育的经验借鉴 | 第42-44页 |
4.2.1 政策法规建设方面 | 第42页 |
4.2.2 办学体制方面 | 第42-43页 |
4.2.3 教育模式方面 | 第43页 |
4.2.4 教育内容方面 | 第43-44页 |
4.2.5 管理机制方面 | 第44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5章 解决哈尔滨市老年教育问题的措施 | 第46-54页 |
5.1 建立专项政策法规 | 第46-47页 |
5.1.1 出台地方性老年教育条例 | 第46页 |
5.1.2 制定地方性中长期发展规划 | 第46页 |
5.1.3 推动国家层面出台相关法规 | 第46-47页 |
5.2 拓宽办学主体范围 | 第47-48页 |
5.2.1 高校应积极参与办学 | 第47页 |
5.2.2 农村集体组织应尝试办学 | 第47-48页 |
5.2.3 政府应引导和扶持社会力量参与 | 第48页 |
5.3 平衡发展各种教育模式 | 第48-50页 |
5.3.1 完善多级网络模式 | 第48-49页 |
5.3.2 普及农村集体教育模式 | 第49页 |
5.3.3 建立远程教育模式 | 第49-50页 |
5.4 重视调配教育内容 | 第50-51页 |
5.4.1 动态研究教育需求 | 第50页 |
5.4.2 科学配置专业课程 | 第50-51页 |
5.5 完善老年教育管理机制 | 第51-53页 |
5.5.1 政府树立正确的老年教育行政观 | 第51页 |
5.5.2 建立长效投入保障机制 | 第51-52页 |
5.5.3 建立教育部门牵头的管理体系 | 第52页 |
5.5.4 老年大学协会应积极参与管理 | 第52-53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个人简历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