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寒地区村镇水系规划策略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1 国家支撑“十二五”课题 | 第10页 |
1.1.2 村镇水系规划的必要性 | 第10-11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3 相关概念 | 第12-13页 |
1.3.1 严寒地区村镇 | 第12页 |
1.3.2 水系规划 | 第12-13页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 | 第13-22页 |
1.4.1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3-19页 |
1.4.2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9-22页 |
1.5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2-24页 |
1.5.1 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1.5.2 研究方法 | 第23-24页 |
1.6 研究框架 | 第24-25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基础研究 | 第25-39页 |
2.1 水系规划基础研究 | 第25-27页 |
2.1.1 水系组成 | 第25-26页 |
2.1.2 水系规划相关规范 | 第26-27页 |
2.2 水系生态环境理论与研究 | 第27-30页 |
2.2.1 水系生态安全格局理论与研究 | 第27-29页 |
2.2.2 水岸生态开发控制理论及规范 | 第29-30页 |
2.3 水系景观理论与研究 | 第30-34页 |
2.3.1 村镇水系景观研究范围及尺度 | 第30-31页 |
2.3.2 村镇水系景观分类及构成 | 第31-32页 |
2.3.3 村镇水系景观SWOT分析 | 第32-33页 |
2.3.4 水系景观格局构建理论及基础研究 | 第33-34页 |
2.4 水系防洪排涝理论与研究 | 第34-37页 |
2.4.1 洪涝灾害概念 | 第34-35页 |
2.4.2 国内外防洪、排涝规划研究 | 第35-3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3章 严寒地区典型村镇水系现状调查 | 第39-58页 |
3.1 现状调查方案设计 | 第39-40页 |
3.1.1 调查范围与对象选取 | 第39页 |
3.1.2 调查内容与调查方法 | 第39-40页 |
3.2 村镇调查概况 | 第40-48页 |
3.2.1 村镇的特征 | 第40-41页 |
3.2.2 村镇水系特征 | 第41-42页 |
3.2.3 村镇水系调查概况 | 第42-44页 |
3.2.4 村镇布局与水系关系 | 第44-48页 |
3.3 村镇水系生态环境现状及问题 | 第48-51页 |
3.3.1 村镇水系生态安全格局现状及问题 | 第48-49页 |
3.3.2 村镇水岸开发利用现状及问题 | 第49-50页 |
3.3.3 村镇水环境现状及问题 | 第50-51页 |
3.4 村镇水系景观规划现状及问题 | 第51-53页 |
3.4.1 村镇水系景观体系构建问题 | 第51-52页 |
3.4.2 村镇水系景观营建问题 | 第52-53页 |
3.5 村镇防洪排涝现状及问题 | 第53-57页 |
3.5.1 村镇防洪排涝现状 | 第53-54页 |
3.5.2 村镇防洪问题 | 第54-56页 |
3.5.3 村镇排涝问题 | 第56-57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4章 严寒地区村镇水系多维解析 | 第58-84页 |
4.1 村镇水系解析 | 第58-63页 |
4.1.1 村镇水系主要功能及效益 | 第58-59页 |
4.1.2 村镇布局与水系的关系 | 第59-63页 |
4.2 村镇水系生态维度研究 | 第63-72页 |
4.2.1 村镇水系生态安全格局影响因素 | 第63-66页 |
4.2.2 村镇水系开发利用影响因素 | 第66-69页 |
4.2.3 村镇水体及水环境污染影响因素 | 第69-72页 |
4.3 村镇水系景观维度研究 | 第72-79页 |
4.3.1 村镇水系景观体系分析 | 第72-75页 |
4.3.2 村镇滨水景观营造分析 | 第75-79页 |
4.4 村镇水系安全维度研究 | 第79-83页 |
4.4.1 村镇水安全特征分析 | 第79-80页 |
4.4.2 村镇洪涝灾害形成影响因素分析 | 第80-82页 |
4.4.3 村镇水系形态对洪涝形成影响分析 | 第82-8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第5章 严寒地区村镇水系规划对策 | 第84-105页 |
5.1 严寒地区村镇水系规划 | 第84-88页 |
5.1.1 严寒地区村镇水系整体规划的重点及目标 | 第84-86页 |
5.1.2 村镇与水系布局关系对策 | 第86-88页 |
5.2 村镇水系生态环境规划对策 | 第88-96页 |
5.2.1 村镇水系生态格局构建 | 第88-92页 |
5.2.2 村镇水系开发利用控制规划 | 第92-94页 |
5.2.3 村镇水体及水环境污染治理 | 第94-96页 |
5.3 村镇水系景观规划对策 | 第96-101页 |
5.3.1 村镇水系景观体系构建 | 第96-99页 |
5.3.2 村镇滨水景观营造 | 第99-101页 |
5.4 村镇水系防灾规划对策 | 第101-104页 |
5.4.1 村镇水系防灾规划要点 | 第101-103页 |
5.4.2 村镇水系防灾规划 | 第103-104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04-105页 |
结论 | 第105-106页 |
参考文献 | 第106-111页 |
附录 | 第111-11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113-115页 |
致谢 | 第11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