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电话网智能支撑平台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7页 |
1.1 研究的背景 | 第12页 |
1.2 目的及意义 | 第12-13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4 本文的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工作 | 第15-16页 |
1.5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16页 |
1.6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第二章 相关技术分析 | 第17-26页 |
2.1 智能化网络管理技术 | 第17-18页 |
2.2 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 | 第18-19页 |
2.3 基于SPRING的J2EE架构 | 第19-21页 |
2.4 消息中间件 | 第21页 |
2.5 富媒体客户端开发技术 | 第21-24页 |
2.5.1 FLEX开发技术 | 第22页 |
2.5.2 AIR技术 | 第22-23页 |
2.5.3 HTML5技术 | 第23-24页 |
2.6 基于地理信息(GIS)的管理系统 | 第24-25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 | 第26-33页 |
3.1 系统整体需求 | 第26页 |
3.2 系统功能需求 | 第26-31页 |
3.2.1 网络运行管理 | 第27-28页 |
3.2.2 网络资源管理 | 第28页 |
3.2.3 网络业务管理 | 第28-29页 |
3.2.4 网络安全管理 | 第29页 |
3.2.5 专项业务管理 | 第29-30页 |
3.2.6 值维人员管理 | 第30页 |
3.2.7 系统管理 | 第30-31页 |
3.3 系统非功能性需求 | 第31-32页 |
3.3.1 系统管理容量需求 | 第31页 |
3.3.2 系统性能指标需求 | 第31-32页 |
3.3.3 系统环境配置需求 | 第3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四章 系统设计 | 第33-52页 |
4.1 设计原则 | 第33-34页 |
4.1.1 系统实用性设计 | 第33页 |
4.1.2 系统扩展性设计 | 第33-34页 |
4.1.3 系统可靠性设计 | 第34页 |
4.1.4 系统容错性设计 | 第34页 |
4.2 架构设计 | 第34-37页 |
4.2.1 网络结构 | 第34-35页 |
4.2.2 软件逻辑架构 | 第35-36页 |
4.2.3 软件部署关系 | 第36-37页 |
4.3 功能模块设计 | 第37-40页 |
4.3.1 功能模块结构图 | 第37-38页 |
4.3.2 网络运行管理 | 第38页 |
4.3.3 网络资源管理 | 第38-39页 |
4.3.4 网络业务管理 | 第39页 |
4.3.5 网络安全管理 | 第39-40页 |
4.3.6 专项业务管理 | 第40页 |
4.3.7 值维力量管理 | 第40页 |
4.4 数据库设计 | 第40-43页 |
4.4.1 数据库设计思路 | 第40-41页 |
4.4.2 数据库表设计 | 第41-43页 |
4.5 实体类设计 | 第43-46页 |
4.5.1 网络故障管理类类图 | 第43-44页 |
4.5.2 网络故障管理类类说明 | 第44页 |
4.5.3 网络故障管理类类属性描述 | 第44-45页 |
4.5.4 网络运行管理类类操作描述 | 第45-46页 |
4.6 流程设计 | 第46-48页 |
4.7 接口设计 | 第48-51页 |
4.7.1 北向接口定义 | 第48-49页 |
4.7.2 南向接口定义 | 第49-51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五章 系统实现 | 第52-74页 |
5.1 网络运行管理子系统实现 | 第52-56页 |
5.1.1 系统界面 | 第52-54页 |
5.1.2 实现描述 | 第54-56页 |
5.1.2.1 运行监测 | 第54-55页 |
5.1.2.2 故障管理 | 第55页 |
5.1.2.3 通阻管理 | 第55页 |
5.1.2.4 业务量管理 | 第55-56页 |
5.1.2.5 服务质量管理 | 第56页 |
5.1.2.6 流量流向管理 | 第56页 |
5.1.2.7 中继质量管理 | 第56页 |
5.2 网络资源管理子系统实现 | 第56-58页 |
5.2.1 系统界面 | 第56-57页 |
5.2.2 实现描述 | 第57-58页 |
5.2.2.1 资源总览 | 第57页 |
5.2.2.2 网络组织 | 第57页 |
5.2.2.3 通信设备 | 第57-58页 |
5.2.2.4 备品备件 | 第58页 |
5.2.2.5 中继路由 | 第58页 |
5.2.2.6 文档资料 | 第58页 |
5.3 网络业务管理子系统实现 | 第58-60页 |
5.3.1 系统界面 | 第58-59页 |
5.3.2 实现描述 | 第59-60页 |
5.3.2.1 经常性检查 | 第59页 |
5.3.2.2 专项检查 | 第59页 |
5.3.2.3 维修管理 | 第59-60页 |
5.3.2.4 综合评估 | 第60页 |
5.4 网络安全管理子系统实现 | 第60-62页 |
5.4.1 系统界面 | 第60-61页 |
5.4.2 实现描述 | 第61-62页 |
5.4.2.1 网络安全监测 | 第61页 |
5.4.2.2 安全事件查询 | 第61页 |
5.4.2.3 安全事件统计 | 第61-62页 |
5.5 专项业务管理子系统实现 | 第62-63页 |
5.5.1 系统界面 | 第62页 |
5.5.2 实现描述 | 第62-63页 |
5.5.2.1 专项业务监控 | 第62-63页 |
5.5.2.2 专项业务查询统计 | 第63页 |
5.5.2.3 专项业务保障资源 | 第63页 |
5.6 值维力量管理子系统实现 | 第63-64页 |
5.6.1 系统界面 | 第63-64页 |
5.6.2 实现描述 | 第64页 |
5.6.2.1 值维力量总览 | 第64页 |
5.6.2.2 管理人员 | 第64页 |
5.6.2.3 值勤人员 | 第64页 |
5.6.2.4 维护人员 | 第64页 |
5.7 关键代码介绍 | 第64-73页 |
5.7.1 服务器端数据库存取层代码 | 第64-69页 |
5.7.2 表现层单位信息处理代码 | 第69-73页 |
5.8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六章 系统质量可靠性保证、测试与结果分析 | 第74-80页 |
6.1 软件工程化管理活动 | 第74-76页 |
6.1.1 文档审查 | 第74页 |
6.1.2 评审和检查 | 第74页 |
6.1.3 软件编写规范 | 第74页 |
6.1.4 软件配置管理 | 第74-75页 |
6.1.5 系统文档标准化和固化 | 第75-76页 |
6.2 系统测试工作组织 | 第76-78页 |
6.2.1 配置项测试 | 第76-77页 |
6.2.2 单元测试 | 第77页 |
6.2.3 集成测试 | 第77-78页 |
6.2.4 系统测试 | 第78页 |
6.2.5 用户现场实验 | 第78页 |
6.3 测试结果分析 | 第78-79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0-81页 |
7.1 总结 | 第80页 |
7.2 展望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