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章钜系列联话所涉清代楹联家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目录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6-12页 |
1.1 梁章钜系列联话编撰概述 | 第6-9页 |
1.2 梁章钜系列联话研究简述 | 第9-11页 |
1.3 梁章钜系列联话的楹联史价值 | 第11-12页 |
2 楹联家、联事辨证 | 第12-17页 |
2.1 楹联家的辨证 | 第12-14页 |
2.2 楹联家祖籍、客籍的辩证 | 第14-15页 |
2.3 联事的辨证 | 第15-17页 |
3 楹联家的分布统计 | 第17-46页 |
3.1 楹联家的时间分布及其原因 | 第17-22页 |
3.1.1 时间分布特点 | 第17-20页 |
3.1.2 时间分布原因 | 第20-22页 |
3.2 楹联家的空间分布及其原因 | 第22-36页 |
3.2.1 空间分布特点 | 第22-35页 |
3.2.2 空间分布原因 | 第35-36页 |
3.3 楹联家的身份情况统计 | 第36-46页 |
3.3.1 科举及时间的分布特点 | 第36-40页 |
3.3.2 身份及最高官职的分布特点 | 第40-46页 |
4 楹联家的楹联创作 | 第46-63页 |
4.1 楹联创作动机 | 第46-48页 |
4.2 楹联创作类别 | 第48-58页 |
4.3 楹联创作特点 | 第58-63页 |
5 结语:清初至道光年间联坛概观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附录 梁章钜系列联话所涉清代楹联家及楹联详列 | 第66-97页 |
致谢 | 第97-98页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