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前游艺赋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8-12页 |
第一章 唐前游艺赋的创作概况 | 第12-25页 |
第一节 “游艺”释名 | 第12-18页 |
第二节 唐前游艺赋的创作概况 | 第18-25页 |
一、先秦时期 | 第19-20页 |
二、两汉时期 | 第20-22页 |
三、魏晋时期 | 第22-23页 |
四、南北朝时期 | 第23-25页 |
第二章 唐前游艺赋的题材 | 第25-54页 |
第一节 唐前射猎赋 | 第25-31页 |
一、统治者校猎赋 | 第26-28页 |
二、文人射猎赋 | 第28-31页 |
第二节 唐前博弈赋 | 第31-40页 |
一、博戏赋 | 第31-34页 |
二、弈棋赋 | 第34-40页 |
第三节 唐前运动竞技赋 | 第40-44页 |
一、蹴鞠赋 | 第40-42页 |
二、击壤赋 | 第42页 |
三、斗兽赋 | 第42-44页 |
第四节 唐前百戏赋 | 第44-48页 |
第五节 唐前筵席、生活赋 | 第48-54页 |
一、投壶赋 | 第48-50页 |
二、藏钩赋 | 第50-51页 |
三、渔钓赋 | 第51-54页 |
第三章 唐前游艺赋中的时代生活与思想倾向 | 第54-76页 |
第一节 唐前游艺赋中的社会生活 | 第54-68页 |
一、唐前游艺赋中的宫廷生活 | 第54-59页 |
二、唐前游艺赋中的文人生活 | 第59-65页 |
三、唐前游艺赋中的民间生活 | 第65-68页 |
第二节 唐前游艺赋的思想倾向 | 第68-76页 |
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 第68-70页 |
二、重神而轻形的哲学思想 | 第70-72页 |
三、仁义与尚武观念并存 | 第72-74页 |
四、对社会人生的思考 | 第74-76页 |
第四章 唐前游艺赋的艺术特色 | 第76-94页 |
第一节 唐前游艺赋中的铺陈描写 | 第76-82页 |
一、移步换形法 | 第76-78页 |
二、繁类成艳法 | 第78-80页 |
三、顺序铺陈法 | 第80-81页 |
四、细节铺陈法 | 第81-82页 |
第二节 唐前游艺赋的使事用典 | 第82-85页 |
一、直接引用 | 第82-83页 |
二、活用、化用 | 第83-85页 |
第三节 唐前游艺赋的修辞手法 | 第85-94页 |
一、比喻 | 第85-88页 |
二、夸张 | 第88-89页 |
三、排比 | 第89-91页 |
四、对偶 | 第91-92页 |
五、比拟 | 第92页 |
六、其他 | 第92-94页 |
结语 | 第94-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100页 |
致谢 | 第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