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1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1-12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2-22页 |
2.1 近年来对免费师范生这一群体所做的研究 | 第12-16页 |
2.1.1 关于免费师范生教育政策的相关研究 | 第12-13页 |
2.1.2 有关免费师范生就业问题的相关研究 | 第13-15页 |
2.1.3 有关免费师范生自身问题的研究 | 第15-16页 |
2.2 学业情绪研究综述 | 第16-21页 |
2.2.1 学业情绪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2.2.2 学业情绪的定义及分类研究 | 第17-18页 |
2.2.3 学业情绪的相关理论研究 | 第18-19页 |
2.2.4 学业情绪的领域及群体特异性研究 | 第19-20页 |
2.2.5 学业情绪研究发展局势 | 第20-21页 |
2.3 提出问题 | 第21-22页 |
2.3.1 现有研究的不足 | 第21页 |
2.3.2 本研究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 第21-22页 |
第3章 研究设计 | 第22-24页 |
3.1 研究假设 | 第22页 |
3.2 研究对象 | 第22页 |
3.3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3.4 统计分析工具 | 第23-24页 |
第4章 问卷的编制 | 第24-40页 |
4.1 物理免费师范生学业情绪预测问卷的编制 | 第24-28页 |
4.1.1 问卷编制的背景、程序和原则 | 第24-25页 |
4.1.2 确定问卷基本结构、收集编制问卷题目 | 第25-28页 |
4.2 物理免费师范生学业情绪预测问卷的施测 | 第28页 |
4.3 物理免费师范生学业情绪预测问卷的整理和分析 | 第28-38页 |
4.3.1 预测问卷的整理 | 第28页 |
4.3.2 预测问卷的分析检验 | 第28-38页 |
4.4 物理免费师范生学业情绪正式问卷的形成 | 第38-40页 |
第5章 物理免费师范生学业情绪的调查分析 | 第40-58页 |
5.1 选择调查样本,进行施测 | 第40页 |
5.2 学业情绪现状问卷测量结果的整理和分析 | 第40-43页 |
5.2.1 学业情绪现状分析 | 第40-41页 |
5.2.2 学业情绪的差异性比较 | 第41-43页 |
5.3 物理免费师范生学业情绪影响因素分析 | 第43-58页 |
5.3.1 物理免费师范生家庭人均月收入分析 | 第43-44页 |
5.3.2 物理免费师范生报考动机分析 | 第44-45页 |
5.3.3 物理免费师范生课后学习时间分析 | 第45-46页 |
5.3.4 物理免费师范生专业课学习兴趣分析 | 第46页 |
5.3.5 物理免费师范生专业课学习兴趣不高的原因分析 | 第46-48页 |
5.3.6 物理免费师范生学习目标分析 | 第48页 |
5.3.7 物理免费师范生学习信心分析 | 第48-49页 |
5.3.8 物理免费师范生班级学习风气分析 | 第49-50页 |
5.3.9 物理免费师范生学习成绩分析 | 第50页 |
5.3.10 物理免费师范生学业成绩归因分析 | 第50-51页 |
5.3.11 物理免费师范生继续深造意愿分析 | 第51-52页 |
5.3.12 物理免费师范生继续深造方式意愿分析 | 第52页 |
5.3.13 物理免费师范生学习资源满意度分析 | 第52-53页 |
5.3.14 物理免费师范生学校课程认同度分析 | 第53-54页 |
5.3.15 物理免费师范生报考前对政策的了解程度分析 | 第54页 |
5.3.16 物理免费师范生对“三点限制”政策的认同度分析 | 第54-55页 |
5.3.17 物理免费师范生是否有过违约想法的分析 | 第55页 |
5.3.18 物理免费师范生不想履行协议的理由分析 | 第55-56页 |
5.3.19 物理免费师范生对“三点限制”政策提出的修改建议 | 第56-58页 |
第6章 研究结果及对我们的启示 | 第58-64页 |
6.1 研究结果 | 第58-59页 |
6.1.1 物理免费师范生学业情绪现状 | 第58页 |
6.2.2 物理免费师范生学业情绪影响因素 | 第58-59页 |
6.2 教育建议 | 第59-64页 |
6.2.1 针对三点限制政策提出的建议 | 第60页 |
6.2.2 针对影响物理免费师范生学业情绪的环境因素提出的建议 | 第60-62页 |
6.2.3 针对影响物理免费师范生学业情绪的个人因素提出的建议 | 第62-64页 |
第7章 反思 | 第64-66页 |
7.1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64页 |
7.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64-66页 |
附录 | 第66-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致谢 | 第76-7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