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图像及其 SAR 图像分割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2.1 图像分割定义 | 第9-10页 |
1.2.2 图像分割方法 | 第10-11页 |
1.2.3 SAR 图像分割方法 | 第11-12页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安排 | 第12-14页 |
第二章 视觉计算理论 | 第14-28页 |
2.2 Marr 视觉计算理论简介 | 第14-18页 |
2.2.1 Marr 及其视觉计算理论 | 第15-16页 |
2.2.2 视觉信息处理的三个描述水平 | 第16页 |
2.2.3 视觉计算理论的分层表象结构和功能块分析 | 第16-18页 |
2.3 初始素描模型介绍 | 第18-22页 |
2.3.1 初始素描模型 | 第18-19页 |
2.3.2 视觉基元构造 | 第19-20页 |
2.3.3 素描追踪算法 | 第20-22页 |
2.4 SAR 图像的素描图及其分析 | 第22-28页 |
2.4.1 SAR 图像的素描图 | 第22页 |
2.4.2 SAR 图像与素描线段关系 | 第22-25页 |
2.4.3 素描图中素描线段基元的特征描述 | 第25-28页 |
第三章 几何区域的共生矩阵及素描线段分类 | 第28-46页 |
3.1 灰度共生矩阵理论 | 第28-33页 |
3.1.1 灰度共生矩阵定义 | 第28-29页 |
3.1.2 灰度共生矩阵的纹理特征 | 第29-32页 |
3.1.3 灰度共生矩阵分析 | 第32-33页 |
3.2 素描线段的几何区域定义 | 第33-34页 |
3.3 几何区域的灰度共生矩阵获取 | 第34-35页 |
3.4 基于几何区域的灰度共生矩阵的素描线段分类 | 第35-38页 |
3.4.1 基于几何区域灰度共生矩阵的素描线段聚类 | 第36页 |
3.4.2 基于素描线段先验信息的素描线段调整 | 第36-37页 |
3.4.3 基于素描线段类标信息的素描线段分类 | 第37-38页 |
3.5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38-44页 |
3.5.1 实验结果 | 第38-39页 |
3.5.2 实验参数分析 | 第39-40页 |
3.5.3 几何区域的灰度共生矩阵特征分析 | 第40-44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四章 SAR 图像的 Region Map 提取方法 | 第46-54页 |
4.1 暗灰度变化线段的空间近邻的聚集性分析 | 第46-48页 |
4.2 基于区域生长的线段集合求解方法 | 第48页 |
4.3 基于形态学原理的 Region Map 提取方法 | 第48-50页 |
4.3.1 SAR 图像聚集区域的 Region Map 提取 | 第50页 |
4.3.2 SAR 图像边界区域和非线段区域的 Region Map 提取 | 第50页 |
4.4 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 | 第50-5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五章 基于几何区域的灰度共生矩阵和 Region Map 的 SAR 图像分割 | 第54-68页 |
5.1 基于 Region Map 的 SAR 图像初步区域划分 | 第54-57页 |
5.2 SAR 图像各区域分割 | 第57-61页 |
5.2.1 基于分水岭算法的 SAR 图像过分割 | 第57-58页 |
5.2.2 聚集区域的边界定位 | 第58-59页 |
5.2.3 基于合并的边界区域分割 | 第59-60页 |
5.2.4 基于合并的非线段区域的分割 | 第60-61页 |
5.3、聚集区域、边界区域和非线段区域的合并结果的整合策略 | 第61-62页 |
5.4 SAR 图像的区域整合结果类标确定 | 第62-63页 |
5.5 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 | 第63-67页 |
5.5.1 实验结果 | 第63页 |
5.5.2 实验结果与对比实验结果分析 | 第63-67页 |
5.6 本章总结 | 第67-68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8-70页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第68页 |
6.2 展望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研究成果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