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度可开合屋盖结构风洞试验与等效风荷载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2页 |
1.1 引言 | 第11-14页 |
1.1.1 大跨度屋盖结构的介绍 | 第11-12页 |
1.1.2 大跨结构的风灾破坏 | 第12-14页 |
1.2 结构抗风研究简介 | 第14-19页 |
1.2.1 风的特性与结构风效应 | 第14-15页 |
1.2.2 结构风工程的研究方法 | 第15-19页 |
1.3 大跨度结构风振研究概述 | 第19-21页 |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工作 | 第21-22页 |
第2章 可开合屋盖结构的刚性模型风洞试验 | 第22-33页 |
2.1 概述 | 第22页 |
2.2 刚性模型风洞试验设备 | 第22-23页 |
2.2.1 风洞介绍 | 第22页 |
2.2.2 试验设备及测压系统 | 第22-23页 |
2.3 工程概况 | 第23页 |
2.4 大气边界层的风场模拟 | 第23-26页 |
2.4.1 平均风速 | 第24页 |
2.4.2 湍流强度 | 第24-26页 |
2.5 试验设计 | 第26-32页 |
2.5.1 试验模型的制作和测压点布置 | 第26-30页 |
2.5.2 试验工况 | 第30-32页 |
2.5.3 参考点位置 | 第32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3章 结构的风压系数与体型系数的分布特性 | 第33-57页 |
3.1 概述 | 第33页 |
3.2 风压数据处理方法 | 第33-35页 |
3.2.1 平均风压系数与极值风压系数 | 第33-34页 |
3.2.2 平均风压与极值风压 | 第34-35页 |
3.3 屋盖闭合风压系数分布特点 | 第35-41页 |
3.3.1 屋盖平均风压系数分布情况 | 第35-36页 |
3.3.2 代表测点风压系数随风向角变化 | 第36-38页 |
3.3.3 特殊曲线风压系数分析 | 第38-41页 |
3.4 屋盖开启时风压系数分布特点 | 第41-47页 |
3.4.1 屋盖平均风压分布情况 | 第41-42页 |
3.4.2 代表测点风压系数随风向角变化 | 第42-45页 |
3.4.3 特殊曲线风压系数分析 | 第45-47页 |
3.5 对比屋盖开闭状态风压系数分布特点 | 第47-50页 |
3.5.1 代表测点风压系数随风向角变化 | 第47-49页 |
3.5.2 特殊曲线风压系数分析 | 第49-50页 |
3.6 体型系数计算方法 | 第50-55页 |
3.6.1 结构测点体型系数的计算 | 第51-52页 |
3.6.2 结构分区体型系数的计算 | 第52页 |
3.6.3 屋盖代表点体型系数对比分析 | 第52-53页 |
3.6.4 屋盖分区体型系数对比分析 | 第53-55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4章 屋盖的风致响应和等效风荷载研究 | 第57-78页 |
4.1 概述 | 第57页 |
4.2 结构风振系数理论简介 | 第57-60页 |
4.2.1 风振系数简介 | 第57-58页 |
4.2.2 多阶模态力法求解结构的风振系数 | 第58-60页 |
4.3 屋盖的风致响应分析 | 第60-69页 |
4.3.1 结构的自振特性 | 第60-64页 |
4.3.2 代表测点的选取 | 第64页 |
4.3.3 屋盖的风致响应分析 | 第64-69页 |
4.4 屋盖的风振系数分析 | 第69-73页 |
4.4.1 不同参振模态对结构风振系数的影响 | 第69-71页 |
4.4.2 屋盖开合对结构风振系数的影响 | 第71-72页 |
4.4.3 两种计算风振系数方法对比 | 第72-73页 |
4.5 等效静力风荷载的分析 | 第73-76页 |
4.5.1 等效静力风荷载计算方法 | 第73-74页 |
4.5.2 屋盖的等效静力风荷载分析 | 第74-76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主持和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