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页 |
1.2 超声医学诊断技术发展状况 | 第10-12页 |
1.3 超声多普勒技术发展状况 | 第12-14页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14-16页 |
第二章 超声多普勒血流检测基本原理 | 第16-40页 |
2.1 超声波基础知识 | 第16-20页 |
2.1.1 超声波的定义及特性 | 第16-17页 |
2.1.2 超声波的基本物理量 | 第17-19页 |
2.1.3 超声波在人体组织的传播特性 | 第19-20页 |
2.2 超声多普勒效应 | 第20-21页 |
2.3 超声多普勒血流检测原理 | 第21-23页 |
2.4 多普勒血流检测方法 | 第23-34页 |
2.4.1 连续波超声多普勒 | 第23-30页 |
2.4.2 脉冲波超声多普勒 | 第30-34页 |
2.5 多普勒信号输出处理 | 第34-39页 |
2.5.1 多普勒信号输出方式 | 第34-37页 |
2.5.2 平均频率估算 | 第37-38页 |
2.5.3 最大频率估算 | 第38-39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三章 基于线性调频信号的超声血流速度测量方法 | 第40-54页 |
3.1 线性调频信号 | 第40-46页 |
3.1.1 线性调频信号的定义 | 第40-41页 |
3.1.2 线性调频信号的频谱特性 | 第41-44页 |
3.1.3 线性调频信号的脉冲压缩特性 | 第44-46页 |
3.2 时域互相关血流速度测量方法 | 第46-49页 |
3.2.1 基于时延的速度测量方法 | 第47页 |
3.2.2 互相关时延估计原理 | 第47-49页 |
3.3 基于线性调频信号的准连续多普勒血流测量方法 | 第49-53页 |
3.3.1 系统原理 | 第49-50页 |
3.3.2 测速原理 | 第50-51页 |
3.3.3 定位原理 | 第51-53页 |
3.3.4 方法总结 | 第5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四章 基于分数阶傅里叶变换的血流估计实现 | 第54-77页 |
4.1 线性调频信号经典时频分析方法 | 第54-62页 |
4.1.1 短时傅里叶变换 | 第54-55页 |
4.1.2 小波变换 | 第55-57页 |
4.1.3 Wigner-Ville分布 | 第57-59页 |
4.1.4 Radon变换 | 第59-62页 |
4.2 分数阶傅里叶变换FRFT | 第62-69页 |
4.2.1 FRFT的定义 | 第62-64页 |
4.2.2 FRFT的性质 | 第64-65页 |
4.2.3 FRFT与Wigner-Ville分布的关系 | 第65页 |
4.2.4 FRFT与Radon-WVD的关系 | 第65页 |
4.2.5 FRFT快速计算方法 | 第65-69页 |
4.3 基于FRFT的线性调频信号参数估计 | 第69-73页 |
4.3.1 基本原理 | 第69-72页 |
4.3.2 调频率与初始频率估计方法 | 第72-73页 |
4.3.3 量纲归一化对参数估计的影响 | 第73页 |
4.4 线性调频多普勒法仿真分析 | 第73-76页 |
4.4.1 FRFT血流估计可行性仿真 | 第73-74页 |
4.4.2 抗干扰能力仿真 | 第74-75页 |
4.4.3 测量速度范围仿真 | 第75-76页 |
4.4.4 仿真小结 | 第7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附件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