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非金属元素及其无机化合物化学工业论文--第Ⅳ族非金属元素及其无机化合物论文--碳及其无机化合物论文

官能化超薄氮化碳纳米片的合成及其在重金属分析中的应用

中文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35页
    1.1 氮化碳材料概述第10-11页
    1.2 氮化碳的制备方法第11-17页
        1.2.1 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的制备方法第11-13页
        1.2.2 类石墨二维氮化碳(2D-g-C_3N_4)纳米片的制备方法第13-15页
        1.2.3 类石墨相氮化碳的改性第15-17页
    1.3 g-C_3N_4在环境领域中的应用第17-23页
        1.3.1 光催化剂的应用第17-21页
        1.3.2 阻燃剂的应用第21-22页
        1.3.3 环境中重金属离子的分析与处理第22-23页
    1.4 本论文的选题思想、主要内容和创新点第23-27页
    参考文献第27-35页
第二章 石墨相氮化碳纳米片可控氧官能化的制备第35-61页
    2.1 引言第35页
    2.2 实验方法第35-37页
        2.2.1 材料试剂和实验仪器第35-36页
        2.2.2 样品的制备第36-37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37-55页
        2.3.1 Bulk-g-C_3N_4的质子化处理第37-38页
        2.3.2 CN-NS的氧化剥离第38-49页
        2.3.3 氧化剂辅助剥离的机理第49-55页
    2.4 本章小结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1页
第三章 高度氧官能化氮化碳纳米片的电化学检测超痕量铜离子第61-79页
    3.1 引言第61-62页
    3.2 实验方法第62-64页
        3.2.1 材料试剂和实验仪器第62-63页
        3.2.2 制备高度氧化氮化碳纳米片第63页
        3.2.3 电极的制备第63-64页
        3.2.4 高度氧化氮化碳纳米片的电化学性能第64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64-74页
        3.3.1 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第64-67页
        3.3.2 实验参数优化第67-68页
        3.3.3 伏安法测定铜第68-71页
        3.3.4 CN-NS-OH/GCE的抗污染性能第71-72页
        3.3.5 CN-NS-OH/GCE的抗干扰研究第72-74页
        3.3.6 实际样品的测定第74页
    3.4 本章小结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79页
第四章 EDTA功能化氮化碳纳米片的制备及其在检测超痕量铅离子的应用第79-102页
    4.1 引言第79-80页
    4.2 实验方法第80-82页
        4.2.1 材料试剂和实验仪器第80-81页
        4.2.2 硅烷化功能化氮化碳纳米片第81-82页
        4.2.3 电极的制备第82页
        4.2.4 电化学实验第82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82-97页
        4.3.1 XRD和电镜分析第82-84页
        4.3.2 扫描透射电镜和红外测试第84-85页
        4.3.3 分散性能分析第85页
        4.3.4 电化学应用第85-87页
        4.3.5 实验条件的优化第87-88页
        4.3.6 标准曲线与检出限第88-91页
        4.3.7 抗污染性能第91-93页
        4.3.8 干扰实验第93-95页
        4.3.9 实际样品检测第95-97页
    4.4 本章小结第97-98页
    参考文献第98-102页
第五章 功能化氧化氮化碳和碳纳米管复合物修饰超微电极对植物根部附近铜铅汞三种离子的测定第102-134页
    5.1 本章导论第102-103页
    5.2 实验方法第103-108页
        5.2.1 材料试剂和实验仪器第103-105页
        5.2.2 制备超纯水第105页
        5.2.3 实际样品的准备第105页
        5.2.4 制备碳纤维圆盘超微电极第105-106页
        5.2.5 修饰电极的制备第106页
        5.2.6 同时检测多种重金属离子流速的伏安分析平台的构建第106-107页
        5.2.7 伏安法同时检测植物根系表面的Cu~(2+),Pb~(2+)和Hg~(2+)第107-108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108-128页
        5.3.1 P-CN_T60/MWCNT的表征第108-111页
        5.3.2 修饰电极的表征第111-114页
        5.3.3 电化学参数的优化第114-116页
        5.3.4 同时测定Cu~(2+),Pb~(2+)和Hg~(2+)第116-119页
        5.3.5 P-CN_T60/MWCNT/CFE的抗污染性能第119-120页
        5.3.6 抗干扰性能的研究第120-122页
        5.3.7 实际样品的分析第122-128页
    5.4 本章小结第128-129页
    参考文献第129-134页
第六章 巯基功能化磁性氧化氮化碳的制备及其对铅、砷和镉的吸附研究第134-159页
    6.1 引言第134-136页
    6.2 实验方法第136-138页
        6.2.1 材料试剂和实验仪器第136-137页
        6.2.2 超纯水的制备第137页
        6.2.3 制备氧化氮化碳(CNO)第137页
        6.2.4 制备磁性氧化氮化碳(CNO/Fe_3O_4)第137页
        6.2.5 巯基功能化磁性氧化氮化碳纳米片复合物(CNO/Fe_3O_4-SH)第137-138页
        6.2.6 吸附实验第138页
    6.3 结果与讨论第138-153页
        6.3.1 CNO/Fe_3O_4-SH复合材料的表征第138-142页
        6.3.2 CNO/Fe_3O_4-SH对吸附特性铅、砷和镉的吸附性能第142-153页
    6.4.本章小结第153-154页
    参考文献第154-159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159-161页
    7.1 结论第159-160页
    7.2 展望第160-16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161-163页
致谢第163-164页

论文共1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Existence and Properties of Solutions for Fraction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
下一篇:应用CRISPR/Cas9系统对哺乳动物GDF8基因编辑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