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2页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0页 |
1.2 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10-11页 |
1.2.1 研究思路 | 第10-11页 |
1.2.2 研究框架 | 第11页 |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11-12页 |
第二章 新型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及其协调性理论研究 | 第12-19页 |
2.1 新型工业化理论研究 | 第12-15页 |
2.1.1 工业化相关理论 | 第12-13页 |
2.1.2 新型工业化涵义 | 第13-14页 |
2.1.3 新型工业化特征 | 第14-15页 |
2.2 农业现代化理论研究 | 第15-16页 |
2.2.1 农业现代化涵义 | 第15-16页 |
2.2.2 农业现代化特征 | 第16页 |
2.3 新型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理论基础 | 第16-19页 |
2.3.1 新型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性理论综述 | 第16-18页 |
2.3.2 新型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关系研究 | 第18-19页 |
第三章 湖南省新型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及协调发展的现状分析 | 第19-30页 |
3.1 湖南省新型工业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9-22页 |
3.1.1 湖南省新型工业化现状 | 第19页 |
3.1.2 湖南省工业化进程判断 | 第19-22页 |
3.1.3 湖南省新型工业化存在的问题 | 第22页 |
3.2 湖南省农业现代化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22-27页 |
3.2.1 湖南省农业现代化现状 | 第22-24页 |
3.2.2 湖南省农业现代化存在的问题 | 第24-27页 |
3.3 湖南省新型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7-30页 |
3.3.1 湖南省新型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现状 | 第27-29页 |
3.3.2 湖南省新型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29-30页 |
第四章 湖南省新型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测度及协调性分析 | 第30-54页 |
4.1 湖南省新型工业化及湖南省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0-32页 |
4.1.1 湖南省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 | 第30-31页 |
4.1.2 湖南省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 | 第31-32页 |
4.2 评价指标体系的优化 | 第32-36页 |
4.2.1 湖南省新型工业化 KMO 及方差检验 | 第33-34页 |
4.2.2 湖南省农业现代化 KMO 及方差检验 | 第34页 |
4.2.3 湖南省新型工业化指标体系优化 | 第34-36页 |
4.2.4 湖南省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优化 | 第36页 |
4.3 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 第36-48页 |
4.3.1 客观赋权法——主成分分析法 | 第37-41页 |
4.3.2 主观赋权法——层次分析法 | 第41-47页 |
4.3.3 综合权重的确定 | 第47-48页 |
4.4 湖南省新型工业化及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测定 | 第48-50页 |
4.5 湖南省新型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性研究 | 第50-54页 |
第五章 湖南省工农协调发展实证结果解读及路径选择 | 第54-56页 |
5.1 湖南省新型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及其协调性发展水平分析 | 第54-55页 |
5.2 湖南省新型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路径选择 | 第55-56页 |
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个人简历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