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9-15页 |
第一章 白晋其人 | 第15-24页 |
1.1 路易十四的“国王数学家” | 第16-17页 |
1.2 康熙皇帝的“远臣” | 第17-19页 |
1.3 以“传教士”的身份研究《易经》 | 第19-24页 |
第二章 白晋的《古今敬天鉴》 | 第24-38页 |
2.1 《古今敬天鉴》一书 | 第24-30页 |
2.1.1 《古今敬天鉴》的成书 | 第25-26页 |
2.1.2 《古今敬天鉴》的编纂体例 | 第26-27页 |
2.1.3 《古今敬天鉴》的材料来源 | 第27-28页 |
2.1.4 《古今敬天鉴》的诠释模式 | 第28-30页 |
2.2 《古今敬天鉴》的成书背景 | 第30-38页 |
2.2.1 对“利玛窦规矩”的延续 | 第30-31页 |
2.2.2 对“礼仪之争”的回应 | 第31-33页 |
2.2.3 白晋的兴趣和康熙帝的赞助 | 第33-38页 |
第三章 《古今敬天鉴》抄本研究 | 第38-60页 |
3.1 徐家汇藏书楼所藏《古今敬天鉴》抄本 | 第38-47页 |
3.1.1 《古今敬天鉴天学本义》整卷本 | 第38-42页 |
3.1.2 《古今敬天鉴天学本义》上卷本 | 第42-45页 |
3.1.3 试论本馆藏两个抄本之间的关系 | 第45-47页 |
3.2 法国国家图书馆所藏《古今敬天鉴》抄本 | 第47-57页 |
3.2.1 《天学本义》 | 第47-50页 |
3.2.2 题名为《古今敬天鉴》的两部抄本 | 第50-51页 |
3.2.3 两部《古今敬天鉴》抄本的异同 | 第51-55页 |
3.2.4 题名为《造物主真论》的抄本 | 第55-57页 |
3.3 其他图书馆藏抄本简介 | 第57-58页 |
3.3.1 梵蒂冈教廷图书馆所藏抄本 | 第57-58页 |
3.3.2 莫斯科 Rumyancov 博物院藏抄本 | 第58页 |
3.3.3 意大利布雷斯加的抄本 | 第58页 |
3.4 试论诸抄本间的关系 | 第58-60页 |
结语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附录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