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一.引言 | 第6-11页 |
(一)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6-7页 |
1. 背景 | 第6页 |
2. 学术意义 | 第6-7页 |
3. 现实意义 | 第7页 |
(二) 研究现状 | 第7-10页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0-11页 |
二.造像组织的源流与演变 | 第11-20页 |
(一) 中国古代的里社与私社 | 第11-13页 |
(二) 造像组织的出现及其与传统私社的合流 | 第13-20页 |
1. 造像组织的出现 | 第13-19页 |
2. 南北朝时期造像组织与传统私社的合流的努力 | 第19-20页 |
三.山东民间造像组织的分类 | 第20-33页 |
(一) 造像组织分类的依据 | 第20页 |
(二) 兴福祈愿——家族式造像组织 | 第20-27页 |
1. 家族造像 | 第21-22页 |
2. 单人造像 | 第22-27页 |
(三) 信仰与政治——法义式造像组织 | 第27-33页 |
1. 信仰的载体 | 第27-30页 |
2. 造像组织中的政治因素 | 第30-33页 |
四. 官吏乡绅及僧尼在民间造像组织中的地位及其造像的目的 | 第33-37页 |
(一) 组织与领导——官吏乡绅的地位及目的 | 第33-35页 |
(二) 教化与指导——僧尼在造像组织中的作用与目的 | 第35-37页 |
五.结语 | 第37-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