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总体规划论文

青岛中山路街区活力复兴策略研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16页
   ·研究的背景、意义和目的第10-12页
     ·问题的缘起第10-11页
     ·研究的意义第11页
     ·研究的目的第11-12页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第12-14页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第12-14页
     ·研究的创新点第14页
   ·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第14-15页
   ·主要概念的界定第15-16页
第2章 中山路与中央大街的比较研究第16-39页
   ·相似点比较第16-24页
     ·历史沿革第16-19页
     ·用地现状及道路系统第19-22页
     ·建筑艺术第22-24页
     ·历史地位第24页
   ·不同点比较第24-36页
     ·经济活力第24-28页
     ·文化活力第28-29页
     ·社会活力第29-36页
   ·街区活力差异的根源第36-38页
     ·三种活力的辩证关系第36-37页
     ·社会活力是差异根源第37-38页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3章 街区活力的理论框架第39-49页
   ·街区与活力第39-40页
     ·街区第39页
     ·活力第39页
     ·城市活力与街区活力第39-40页
   ·街区活力的分类第40-41页
   ·影响街区活力的因素第41-45页
     ·物质层面第41-43页
     ·非物质层面第43-45页
   ·西方关于街区活力理论的阐述第45-47页
     ·简雅各布斯的城市多样性理论第45页
     ·城市触媒理论第45-46页
     ·杨盖尔的公共交往理论第46页
     ·约翰波特曼的城市编织理论第46-47页
     ·黑川纪章的新陈代谢和共生思想第47页
   ·本章小结第47-49页
第4章 国内外解决街区活力问题的实例第49-54页
   ·复兴历史街区活力的优秀案例第49-53页
     ·北京南锣鼓巷第49-50页
     ·北京菊儿胡同第50-51页
     ·法国里昂红十字坡地第51-52页
     ·上海新天地第52-53页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5章 运用街区活力理论研究中山路复兴策略第54-70页
   ·中山路改造以往举措第54-56页
   ·关于衰落原因的几种说法第56-58页
     ·城市重心转移说第56-57页
     ·商品种类不全说第57页
     ·其他商圈分流说第57-58页
   ·中山路衰落的根本原因第58-59页
   ·中山路复兴的原则、目标和条件第59-62页
     ·中山路复兴的原则第59页
     ·中山路复兴的目标第59页
     ·中山路的优势第59-61页
     ·中山路的劣势第61-62页
   ·中山路街区活力复兴的策略第62-69页
     ·以经济活力为先导的复兴策略第62-65页
     ·以文化活力为先导的复兴策略第65-66页
     ·以社会活力为先导的复兴策略第66-69页
   ·中山路历史街区未来展望第69页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结论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第73-74页
致谢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青岛市商业步行街植物绿化相关问题研究
下一篇:山东小城镇旧城更新模式的研究--以德州陵县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