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前言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页 |
1.2 铸铁焊接性分析 | 第10-12页 |
1.2.1 灰铸铁的焊接性 | 第10-12页 |
1.2.2 球墨铸铁的焊接性 | 第12页 |
1.3 铸铁的焊接材料及方法 | 第12-14页 |
1.3.1 铸铁焊接材料 | 第12-13页 |
1.3.2 铸铁焊接方法 | 第13-14页 |
1.4 铸铁同质焊材的研究进展 | 第14-17页 |
1.4.1 灰口铸铁焊接材料 | 第14-15页 |
1.4.2 球墨铸铁焊接材料 | 第15-17页 |
1.5 本课题研究目标及内容 | 第17-18页 |
2 研究条件及方法 | 第18-28页 |
2.1 研究思路 | 第18页 |
2.2 焊条研制 | 第18-22页 |
2.2.1 焊芯制备 | 第18-19页 |
2.2.2 焊条药皮渣系的选择 | 第19页 |
2.2.3 焊条药皮配方设计及优化 | 第19-21页 |
2.2.4 熔渣性能测试 | 第21-22页 |
2.2.5 药皮压涂及烘干 | 第22页 |
2.3 焊接设备及试件 | 第22页 |
2.4 焊接工艺参数 | 第22-23页 |
2.5 焊条的焊接工艺性能评定 | 第23-26页 |
2.5.1 电弧稳定性 | 第23-24页 |
2.5.2 飞溅性 | 第24-25页 |
2.5.3 脱渣性 | 第25页 |
2.5.4 药皮发红性 | 第25页 |
2.5.5 焊缝成形性 | 第25-26页 |
2.6 焊接区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 | 第26页 |
2.6.1 微观组织分析 | 第26页 |
2.6.2 力学性能测试 | 第26页 |
2.7 技术路线 | 第26-28页 |
3 药皮组分对熔渣物化性能的影响规律 | 第28-36页 |
3.1 现有药皮配方分析 | 第28页 |
3.2 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28-30页 |
3.3 药皮组分对熔渣性能的作用机理 | 第30-33页 |
3.3.1 药皮组分对熔渣熔点的影响 | 第30-31页 |
3.3.2 药皮组分对熔渣碱度的影响 | 第31-32页 |
3.3.3 药皮组分对熔渣表面张力的影响 | 第32-33页 |
3.4 药皮性能综合分析 | 第33-3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4 高镍球铁同质电焊条的焊接工艺性能 | 第36-42页 |
4.1 焊条药皮配方 | 第36页 |
4.2 焊接电弧稳定性 | 第36-38页 |
4.3 焊接过程飞溅性 | 第38-39页 |
4.4 焊缝脱渣性 | 第39-40页 |
4.5 焊条药皮发红性 | 第40页 |
4.6 焊缝成形性 | 第40-41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5 焊接接头组织与性能 | 第42-52页 |
5.1 试验用母材的微观组织 | 第42页 |
5.2 焊芯Ni含量与接头组织与性能的相关性 | 第42-47页 |
5.2.1 焊缝组织形态 | 第43-44页 |
5.2.2 熔合区组织形态 | 第44-46页 |
5.2.3 接头硬度分布 | 第46页 |
5.2.4 接头抗拉强度 | 第46-47页 |
5.3 药皮组分对焊接接头组织与性能的影响规律 | 第47-51页 |
5.3.1 接头的微观组织 | 第47-50页 |
5.3.2 接头硬度分布 | 第50页 |
5.3.3 接头抗拉强度 | 第50-5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6 焊接工艺对焊接区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 第52-62页 |
6.1 焊接工艺对QT450-10焊接区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 第52-56页 |
6.1.1 焊接电流对焊缝组织的影响 | 第52-53页 |
6.1.2 预热温度对焊缝组织的影响 | 第53-55页 |
6.1.3 焊接电流对接头硬度的影响 | 第55-56页 |
6.1.4 预热温度对接头硬度的影响 | 第56页 |
6.2 焊接工艺对D5-S焊接区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 第56-60页 |
6.2.1 焊接电流对焊缝组织的影响 | 第56-57页 |
6.2.2 预热温度对焊缝组织的影响 | 第57-59页 |
6.2.3 焊接电流对接头硬度的影响 | 第59-60页 |
6.2.4 预热温度对接头硬度的影响 | 第60页 |
6.3 焊接工艺参数对焊接接头抗拉强度的影响 | 第60-61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7 结论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