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昭及其诗歌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绪论 | 第8-11页 | 
| 0.1 研究现状 | 第8-9页 | 
| 0.2 研究价值 | 第9-11页 | 
| 1 文昭的家世、生平及交游 | 第11-27页 | 
| 1.1 文昭的家世 | 第11-13页 | 
| 1.2 文昭的生平 | 第13-17页 | 
| 1.3 文昭的交游 | 第17-27页 | 
| 1.3.1 宗室长辈 | 第17-19页 | 
| 1.3.2 汉人师友 | 第19-24页 | 
| 1.3.3 僧人道士 | 第24-25页 | 
| 1.3.4 晚辈门人 | 第25-27页 | 
| 2 文昭诗歌的内容 | 第27-48页 | 
| 2.1 咏物抒怀 | 第27-32页 | 
| 2.2 田园闲趣 | 第32-35页 | 
| 2.3 即事感怀 | 第35-38页 | 
| 2.4 赠答酬唱 | 第38-40页 | 
| 2.5 悼亡伤逝 | 第40-43页 | 
| 2.6 纪游览胜 | 第43-45页 | 
| 2.7 歌功颂圣 | 第45-48页 | 
| 3 文昭诗歌的艺术特色 | 第48-60页 | 
| 3.1 众体兼备,律诗尤多 | 第48-51页 | 
| 3.2 清新自然,平淡有趣 | 第51-54页 | 
| 3.3 吟咏的对象众多,蕴含深意 | 第54-55页 | 
| 3.4 直抒胸臆,情感真挚 | 第55-57页 | 
| 3.5 化用典故,翻出新意 | 第57-60页 | 
| 4 文昭的诗学思想 | 第60-67页 | 
| 4.1 思想渊源 | 第60-62页 | 
| 4.2 诗学思想 | 第62-67页 | 
| 4.2.1 诗工出于游 | 第62-63页 | 
| 4.2.2 博览经史,渊深文沛 | 第63-64页 | 
| 4.2.3 心安而虚,诗自来居 | 第64-67页 | 
| 5 文昭诗歌的影响 | 第67-69页 | 
| 结束语 | 第69-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 附录 | 第72-75页 | 
| 致谢 | 第75-76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76-77页 |